台灣女建築家學會

分享

導讀繪本 : 貞娜‧溫特︱《世界不是方盒子: 普立茲建築獎得主 札哈.哈蒂的故事》

作者 : 許麗玉

日期 : 2021-06-28

全文刊載於行政院性別平等處所建置「Gender在這裡─性別視聽分享站」之導讀網站,連結  https://reurl.cc/0x6vpk



改變刻板印象的女建築家札哈.哈蒂

導讀《世界不是方盒子: 普立茲建築獎得主 札哈.哈蒂的故事》


改變若渴

札哈.哈蒂渾身散發的設計味與自信,卻往往因為她身為女性與外型,引來褒貶不一的評價與八卦,而研究她的作品,總能感受到女性任性、大膽、不受侷限的爽快。回憶我在2002年於美國耶魯大學建築學院研究所進修時,有機會近距離認識這位女建築家,當年她在學院任教,院長邀請她公開演講自己的設計作品與理念,當時她瀟灑地穿燕尾服進場,大方拿起講台上放在她面前的小瓶裝沛雅礦泉水喝下,並以一句「250c.c. 不能滿足大巴士! (250c.c.is not enough for a bus.)」開場,引來哄堂笑聲,台下聽眾應該都秒懂了「大巴士(bus)」是她譬喻自己的體型,相對的,小瓶裝的沛雅則是暗示了女性(她)被期待的「纖細」與「優雅」,多少帶有形式上要胖子「節制」的意味。但人渴了自然是喝水,為何有所預設呢?這與性別、體型竟有不可改變的印象。那麼,建築的形式是否也存在不可改變的刻板印象呢? 當時我坐在台下聽她演講,一邊想著這些疑問,而站在舞台上的她非常清楚眾人目光加諸於女性身體的形式束縛,苗條嗎?美麗嗎?溫柔嗎?有愛人嗎?她毫不扭捏於展現自我,面對被凝視的女性與她的建築之各種屏障,運用雙關語的幽默與正面進擊的魄力,扭轉了各種幽微的刻板印象,打開了眾人看她與她的建築之視野,這令我難忘。

札哈.哈蒂持續不懈以她的設計改變處境,以具體行動打破這種性別的刻板印象與建築的墨守成規,拒絕複製牢不可破的傳統慣習,同時讓眾人能覺察到這種被侷限的壞處,逐漸鬆綁受限的視野。此刻回憶過往這段小故事讓我更接近《世界不是方盒子》的主角-札哈.哈蒂,有助於我以「改變刻板印象」為題,與眾人一起閱讀台灣典藏出版社出版的《世界不是方盒子: 普立茲建築獎得主 札哈.哈蒂的故事》,並比較中譯版與原文版由美國紐約出版社Simon & Schuster出版的“the world is not a rectangle: A PORTRAIT OF ARCHITECT ZAHA HADID”之間的語境。

刻板印象(stereotype)

我們今日很容易可從維基百科查到「刻板印象」的一些解釋,例如:「『刻板印象』(亦稱印刻作用, stereotype),是一個社會學術語,專指人類對於某些特定類型人、事或物的一種概括的看法,看法可能是來自於同一類型的人事物之中的某個體給旁人的觀感。刻板印象通常是先入為主的,容易先把世事標籤化分類,再加以對目標物的種種現象歸納,支持其原先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幾乎成了一種社會約定俗成的慣習,其影響規模可大可小,往往容易導致以偏概全的負面作用,然而,刻板印象也可能藉由媒體宣傳、塑造而改變旁人的原觀感,形成第二印象。

閱讀關於札哈.哈蒂的故事剛好可以反思刻板印象與第二印象。在這本繪圖故事裡,作者貞娜.溫特特別描寫了札哈.哈蒂屢次贏得國際競圖設計,卻不被接受為可蓋起來的建築,其理由是「她是阿拉伯人」、「這個沒法蓋」、「她是女性」、「不可能」。其中包含了至少三個層面的刻板印象:

第一是民族性的刻板印象,針對哈蒂是伊拉克裔,地方市議會直接認定她所提設計「沒法蓋」,也就是以西方白人的建築文明觀點,阿拉伯民族不具備建築文明科技,所以被「阿拉伯人」標籤化的英國籍建築師札哈.哈蒂所畫的設計圖「沒法蓋」。

第二是性別的刻板印象,針對哈蒂是女性,地方市議會直接認定她提出的設計「不可能」,也就是以西方男性中心的建築觀點,女性是柔弱需要受保護的,建築是危險的,這曾經是包浩斯學院創辦人葛羅培斯提出的主張,女性若要從事建築工作,她可以當個出色的繪圖員,但在本質上不具備與男性一樣的領導設計建築的能力,也不具備完成工程的統籌能力。所以被「女性」框限化的哈蒂,雖然畫出令人讚賞、驚豔而獲獎的設計圖,卻「不可能」被實現。

第三是建築偏好的刻板印象,針對哈蒂提出流動性強烈的建築設計,地方市議會直接認定「這個沒法蓋」、「不可能」,也就是從西方現代建築偏好以穩定的幾何形式,拒絕哈蒂所提的流動設計。
這三個層面的刻板印象並沒有擊潰札哈.哈蒂的意志,反而讓她更堅持自己的方向,持續努力突破。

拒絕複製 

這本繪本故事很好看,彷彿能跟著札哈.哈蒂的建築圖畫神遊世界各地,翻山越嶺,穿越森林河流,讀者不會受到前述「刻板印象」的嚴肅感影響而失去愉快的閱讀心情,這要歸功台灣的典藏出版社與翻譯者為中文讀者營造的《世界不是方盒子: 普立茲建築獎得主 札哈.哈蒂的故事》中譯版語境,讓讀者喜愛札哈.哈蒂的建築故事,相信這也是原文作者的初衷之一。
若意猶未盡的比較中譯版與由美國紐約出版社Simon & Schuster出版的“the world is not a rectangle: A PORTRAIT OF ARCHITECT ZAHA HADID” 原文版之間的詮釋語境,以支持前述札哈.哈蒂拒絕複製「刻板印象」的觀點,值得再琢磨原文版作者於故事之後引用三段札哈.哈蒂的話,為她的一生作精簡的評語。特別是因為這三段話皆須再補述札哈.哈蒂的語境脈絡,才能理解字句之間的斷裂,其來有自。

札哈很大膽(Zaha was daring)

中譯版是「世界不是方盒子,你不會進入公園後說 : 『天啊! 公園沒有四個角。』」直譯了 ‘corners’為「四個角」,是為了對應「方盒子」的關聯,讓讀者較容易產生句子內的關聯性,從而認定進入公園找四個角是不合常理的行為,同時認同世界也不是方盒子。
而原文版是 “The world is not a rectangle. You don’t going to a park and say: ‘My God, we don’t have any corners.’”中譯版似乎不會差距很大。不過,關鍵的概念-「流動空間」未能顯現,‘a rectangle’與 ‘corners’確實同樣指向穩定而封閉的空間性質,而 ‘The world’與 ‘a park’則都為「流動空間」,札哈.哈蒂運用一般人人已經習以為常的開放式公園空間為譬喻,簡單明瞭的形容世界已是流動空間,為何仍拘泥於封閉的空間形式呢?而這樣的流動空間概念可追溯參考「建築解構主義」,年輕的札哈.哈蒂曾參與過該建築論述潮。

札哈很原創(Zaha was original)

中譯版是「我的作品不會限在框框裡。也許因為我是女人,而且是一個阿拉伯人。」原文版是“My work is not within the accepted box. Maybe because I am a woman. Also an Arab.”二者之間的詮釋語境一致,而原文作者選擇的小標題 ‘original’有了更深層的寓意。即前述指出的民族性的刻板印象,指向的框框是西方白人男性支配的成規,而札哈.哈蒂,這位女阿拉伯人,拒絕複製貼上,終於展現了她的原創性。

札哈說出她的心聲(Zaha spoke her mind)

中譯版是「身為女人,我期待每一件事美,我自己也要美好…但我不設計美好的建築,我不喜歡。」這句話讀來有點叛逆,同時有種女人的內心矛盾,如果期待萬事與自己都美好,為何不喜歡設計美好的建築?難道要設計不美好的?
原文版是“As a women, I’m expected to want everything to be nice, and to be nice myself…I don’t design nice buildings – I don’t like them.”關鍵的語境是‘I’m expected’的被動式,即「被期待」。而另一個帶有社會慣習的用字 ‘nice’,並不好翻譯,因為 ‘nice’雖然是普遍的「好」,有時候卻帶有迎合求全的折衷意味。因此,若將此句翻譯為「身為女人,我被期待要成就每件好事,並要成為好人…但我不設計逢迎人意的建築,我不喜歡。」便能理解札哈.哈蒂反抗的刻板印象。

世界不一樣

這本故事尾聲的一句話 :「我仍相信不可能的事。 (I still believe in the impossible.)」很貼切的形容了札哈.哈蒂一生笑傲江湖的信念與堅持創新的設計動力。她在2016年驟逝,讓曾經遇見她的我們感到錯愕與惋惜。那一年,耶魯大學建築學院為她舉行的追思會上,邀請曾與她共事的教授、學生、建築師們共同追憶她的率真與獨特,當時剛上任的女院長形容札哈.哈蒂是一股能量,滾動起每一個人,用力思考,起身改變。

正因為「她」來過,世界變得不一樣。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