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女建築家學會

許麗玉︱我們的前進 -- 城市,性別,世代,好所在

作者 : 許麗玉

日期 : 2019-10-01

刊載於《台灣建築雜誌》No.289 2019/10月號,20-21頁  
特輯 : 「城市,性別,世代,好所在」
連結:https://www.ta-mag.net/ta/News.php?id=1639



              「我們的關係是對這現實的世界,而不僅是對『男人與女人』的世界。」 -  維吉尼亞 . 吳爾芙 (Virginia Woolf)

城市即普通生活

「普通生活」是上個世紀,1928年,維吉尼亞 . 吳爾芙(Virginia Woolf)在著名的<自己的房間>(A Room of One’s Own)的演講稿裡,向後來的我們 (women) 許下的願望。她說:「希望下個世紀、百年後,我們都能過著普通生活 (common life),那才堪稱是真實的生活 (real life)。在普通生活裡,我們有自由的習慣,勇敢、誠實的書寫自己的感受。我們走出個人的小天地,去看看廣大的人群,不是去看他們彼此間的關係,而是去看他們與現實之間的關係;並且也去看看天空,看看樹,看看任何東西的本真。我們面對現實,本於它是現實—意思是沒有人會給我們援手,我們定然得自己走下去 ; 並且,我們的關係是對這現實的世界,而不僅是對『男人與女人』的世界,那麼,機會就會來了。」

在吳爾芙之後不到百年光景,我們的機會確實來了,「城市」已是實現普通生活之所在,見證我們與現實世界之間的各種磨合,以及尚未完成的計畫。1958年~1961年間,原本是新聞記者的珍.雅各(Jane Jacobs)振筆疾書提出《偉大城市生與死》,她從城市街頭與都市公園的生活現實面看見普通生活的危機,她站上挑戰紐約市政府與開發集團的對立面,用力抨擊擴張私有化資本空間的都市規劃正在扼殺城市生命。她形容人們生活的城市至少具兩種生態系統:自然生態與人造生態,共通性都是需要多樣性的發展與支撐。良好的街道與鄰里、公園所提供的活力,和其他事情一樣,都是決定支撐城市生態系統如何延續世代成長的命脈。

同樣是上個世紀,距今不遠,1982年台灣報禁開放後,兼具「建築工程」和「都市與區域計畫」背景的馬以工在聯合報新闢的繽紛版撰寫名為「城市生態」的專欄,陸續也在民生報、聯合報副刊發表文章,批判不當的都市規劃造成環境破壞的危機,她在後來出版的《城市生態》自序中形容1982~1989年間的台灣都市化與開放社會的過程,「醞釀了許多對未來影響深遠的重大事件:包括了解嚴、開放大陸探親及報禁、街頭自力救濟及國家公園相繼設立。1985年第一次反核不在是禁忌,在電視上爭辯,同時討論的話題尚有七號公園可不可以設一座巨蛋,以及高爾夫球場是否可無限制的設立。」馬以工引用生態學的譬喻透過一篇又一篇的報社文章,直指台灣都市化過程中各種求快、求便卻不計代價的暴力政策與粗糙工程帶來的環境危機,企圖力挽狂攔。同樣的憤怒與焦急,也出現在1984年時報人間副刊,作家龍應台寫出《野火集》第一篇〈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馬以工形容龍應台點燃的野火效應是:「一年半後,很多人真的生氣了。特別是環境問題從核能電廠失火,牡蠣、文蛤被汙水毒死,更成人人生氣的大題目。」後來,龍應台又寫了一篇〈弱國,你會說「不」嗎?〉文中寫道:「弱國,有些什麼特徵?許多人會說:人口多、經濟落後、政治腐敗、社會不安、土地貧脊…等等,然後舉印度、菲律賓、烏拉圭…為例。但是,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特徵:他不會說『不』。」台灣在如此混亂的、如遍地烽火般的1980年代,各種都市(也是城市)與環境議題浮上檯面,人心滾燙的像是熱鍋上的螞蟻,至今還是如此,令人憂心的都市衰敗徵候宛如馬以工引用《法句譬喻經》〈無常品〉中的「天人五衰」典故,現實世界似乎正往「一切都要壞死,人命皆然」而去。

1988年,英國都市研究學者彼得. 霍爾(Peter Hall)在其著名的著作 《明日城市》 (Cities of Tomorrow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嘗試梳理出給後來的空間規劃專業者的提醒:「機械複製的都市規劃設計被遮蔽於複雜的歷史迴圈之下,在各種限制之間,所有人都一樣有時間與機會,但這些限制皆是現實的,終究是『技術-經濟』驅動著『社會-經濟』系統,以及透過前者得到『政治的管制閥』回應。」(圖1) 面對如此的現實,我們能怎樣規劃設計我們的都市與建築呢? 這不是問視覺形式的設計。簡言之,回到珍.雅各、馬以工、龍應台等人曾努力過的批判,甚至是吳爾芙為後來的我們許下的願望,為了實現城市的普通生活,我們必須參與! 參與! 參與! 那麼,機會就會來了。

聽見我們的前進

台灣女建築家學會(以下簡稱WAT)於2019年三月舉辦「聽見我們的前進」 (Listen to Women’s March),正是期望以「城市」打開寬廣的視野,不只是為了建築設計的觀想,更是為我們的「普通生活」展開一連串自由、勇敢、誠實的討論。我們以「亞洲女建築家」、「亞洲城市治理」、「幼吾幼之城」、「國際地標MIT」、「老吾老之城」為題,安排了五場座談會,於三月的各個週末開放邀請公眾參與討論,這一系列活動每場皆邀請數個民間團體與我們共同策辦。(圖2)

第一場「亞洲女建築家」在財團法人程欲明學術基金會贊助下,我們邀請國際女建築家會議日本分部(UIFA JAPON)代表與WAT一起分享女性在建築領域的歷史、活動、經驗與研究。第二場「亞洲城市治理」在忠泰集團與忠泰基金會贊助講堂場地下,我們邀請AECOM亞太區戰略規劃高級副總裁林芳慧、中冶環境造形顧問有限公司主持人郭中端、台北市文化局前局長謝佩霓、忠泰美術館主任黃姍姍,分別從都市規劃策略與抉擇、環境設計與復育、藝術文化策動城市的軟實力,開展當代宏觀且扎根的城市建築觀點。第三場「幼吾幼之城」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提供講堂場地下,我們邀請幼兒心理與教育家莊建宜(Ivy)、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理事長林亞玫(Zoe)、國立臺灣科教館跨域策展組長林怡萱、好蟾蜍工作室發起人林鼎傑,以「玩中學」的概念,從幼兒園、公園遊戲場、博物館、都市環山林,去探問都市、環境、空間的主體性,並進一步探索城市遊戲與實驗教育場域的可能性。

第四場「國際地標MIT」移地在台中舉辦,由繼光工務所co-working space贊助講堂場地,我們邀請曾經或正在國際競圖的建築設計案執行團隊裡工作的年輕建築師,包括:正在執行OMA之臺北藝術中心設計工程的林家如,正在執行SANAA之臺中綠美圖設計工程的何嘉珍,以及曾執行Mecanoo之高雄衛武營設計工程的林宛蓁、曾在大矩與Toyo Ito事務所參與台中國家歌劇院設計的方尹萍,這場座談的發問如主持人林家如所提:「城市為何需要大型文化建設?而這些透過國際競圖啟動的大型公共工程,又如何在執行中接地氣,落地生根成為台灣城市形象代表的國際新地標?」進一步,我們也希望聽見「 Madam In the Team 在參與北中南大型地標建築的過程,如何整合不同文化『人』和『制度』的差異性,以及克服過程中的Madness In the Town,完成國際建築Made In Taiwan使命的工作之道。」第五場「老吾老之城」關注「老」的各種空間議題,從都市計畫與建築設計規則、社福與社服照顧範疇、無障礙環境與通用設計,檢視既有都市建築結構與樣態,試圖看見既有設計操作上的盲點。這場座談我們邀請全國身心障礙聯盟合辦,並邀請了與會的身障者一起討論,以進一步打開規劃設計有限的視角。

看見我們的城市

2019年十月刊《台灣建築》雜誌是以WAT的三月活動為主題架構,並加入一些實際的規劃設計與工程案例,供建築專業者與社會大眾閱讀。我認為這是具挑戰的,一方面是我策畫的WAT三月座談主題,企圖包容多元多樣的內容與更接近普通生活的野心,不容易整合成一本符合建築專業習慣的刊物呈現; 二方面是為了執行前述內容的組成架構,勢必動員許多撰稿人與提供作品刊登的事務所,難以用統一的語氣或視覺形式一致化,甚至還有不少圖文授權的困難,加上我臨時請託赴首爾參展的林宛蓁,即時撰稿九月初剛開幕的首爾城市與建築雙年展精彩內容,又將「國際地標MIT」子題調整為「島內境外MIT」,數度更動整期內容排序,這些都增加了雜誌社編輯工作量。然而,如果能藉此看見我們的城市原來有這麼多條路線值得前進,那麼,這期雜誌的「雜」既可增添普通讀者的樂趣,也可鼓舞當代的城市建築家不要墨守成規、故步自封,妄自菲薄,該當自由、勇敢、誠實的朝多元方向邁進,這也是我內心期許自己達成的任務。由衷感謝所有作者、編輯與許多未具名的協助者,於這段期間共同為這期《台灣建築》勞動。

文末,回到WAT成立初衷,我們很希望女建築家不是孤獨的,我們支持彼此,探求建築與建築家的本真,這樣的意志如同WAT共同發起人—郭中端老師為三月第一場「亞洲女建築家」座談會引言:「建築不只是一個建築物,還包括空間,這個空間的形成,除了用建築的構材之外,也可以用植物、用人,甚至我們吃的飯、菜都可以用,我們的藝術品,這些都是構成建築的要件。所以一個建築家不是一個職業上的建築師,而是志業,是一個超越的範例,是我們對生活的環境,想像中、或是我們希望變成一個更好的空間的時候,就努力去做,這些人都是建築家。」「建築家」強調女性並不是要刪除其他的性別,是期許「我們」成為自由、勇敢、誠實的建築家,我們要共同營造一個更理想的環境,我們要把我們對這個環境、我們所在的空間的力量傳出去。

圖1 : 在首爾城市歷史博物館的「百年城市」特展一隅,幾乎是一個管道間大小內模擬展出裁縫工的狹小工作空間,再現1960-70年代的韓國,都市裡家家戶戶用縫紉機加工成衣的勞動空間,如同台灣拚經濟,都市裡「家庭即工廠」的情境。

圖2 : 台灣女建築家學會三月活動海報:「2019聽見我們的前進」。(主視覺設計-蔡佳蓉)

台灣建築雜誌網址 :  https://www.ta-mag.net/ta/Blog-List.php?id=26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