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女建築家學會

林家如|建築相對論

作者 : 林家如 / 建築師、淡江大學建築系畢業設計指導老師

日期 : 2018-01-08

刊載於《建築師雜誌》2018年1月號 

原文連結



「建築需要爭議。只有令人厭煩的建築,才只有一種聲音」-by Rem Koolhaas


建築煉金術

Rem Koolhaas在接受中國媒體訪問,對於OMA設計的北京中央電視台設計引發的批判意見時回答:「這很好,知道不同的意見,才能對方案進行補充和完善。只有令人厭煩的建築, 才只有一種聲音。建築是需要爭議的」[1]。被2008年時代雜誌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他善於運用社會學角度挖掘建築問題,記者般冷靜銳利具批判性的觀察與思考,被視為重新定位當代建築意義的煉金師。在1978年出版的「狂譫紐約」,一部曼哈頓的回溯性宣言[2],Rem Koolhaas自告奮勇的擔任曼哈頓的幽靈作家的身份,為現實世界的曼哈頓創造了一個陰影下的孿生兄弟,以替換性的都市歷史,敘述著一個承載著擁塞文化和精神分裂的大都會狂想曲。這種思辨性的手法,鼓勵人們逆流而上,面對不斷消逝的現實,以某種形式“參與”到對歷史的反思中。2010年他獲頒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終身成就獎時, 總策展人妹島和世讚譽:「Koolhaas 對世界的影響超越了建築領域本身,不同的人們都能從他的作品領略到什麼叫做自由」

兩千五百年前的希臘哲學,蘇格拉底和柏拉圖以發問和辯論的方式思考世界的樣貌和現實的本質,開啟了以論證,推論與發問為基礎的西方邏輯思想基礎。隨著人類心智的發展, 社會文化科技的演變,工業化與資本主義的推波助瀾下,現代主義建築「Less is more」引發的「國際風格」,單一價值造成的去地域化現象,刺激了 Robert Venturi 和 Denise Scott Brown「向拉斯維加斯學習」,標榜「Less is bore」並提出「建築的複雜性與矛盾性」- 寧可雜亂豐富而非清晰統合的價值,帶出後現代主義百家爭鳴的榮景,伴隨著21世紀全球電腦化的資訊爆炸。世界在這一百年的快速改變, 超過了過去任何一個世紀。呼應了當代建築的思考的廣度和實踐的密度使人目不暇給,當代建築實踐在歷史上的相對坐標益發難以定位。

量子力學- 觀察創造歷史

如果以20世紀初物理學重大革命的現代量子論來比喻,不同於古典物理認為世界能夠被理解並且由簡單的原則所解釋,量子力學實驗證明了"一個粒子"本身既沒有明確的位置也沒有明確的速度,除非那些粒子被一名觀測者所測的。在某些情況下,單一對象甚至不是獨立的存在,而僅僅作為眾多對象組成之整體的一部分存在者[3]。當單一觀測結果不代表絕對真實時,唯有透過多重觀測者的記錄交叉比對,才得以讓事件的輪廓隱約浮現。同樣的, 當代建築早已脫離歌頌絕對價值的權威系統,建築家,建築評論者的思辨和對話的互動基礎,試圖在歷史的洪流建構出單一或是群體建築創作劃過的軌跡和力道。當代建築個案的實踐也必須自我發聲,藉由各式各樣建築評論再詮釋及記錄,透過持續變化的觀測出的記錄疊加呈現的輪廓,才得以隱約拼湊出其可能的樣貌。

評論八卦

如果當代建築的溝通建構在「觀測」和「對話」上。建築評論在當代建築自我思辨和演化的過程,似乎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關鍵推手角色。一個沒有人有興趣評論的建築, 如同一個從來沒上過八卦新聞的藝人,也許形象良好,卻缺乏耐人尋味,進一步勾起人們好奇心想要進一步探索的無感空間。不過,「建築評論」對比「八卦新聞」或「網路酸民言論」,本質上最大的不同,是建築評論肯定其評論對象具有「被評論」的價值。若評論對象為已完成的建築物,評論者必須以獨特的視野,透過觀察具象可見的空間型態,重現看不到卻真實存在的思想脈絡。不同於八卦消息流於自我滿足、不對真相負責的態度。建築評論必須透過評論者精準構建的價值觀,重新定位被觀測者的建築創作,藉由文字進行真實的再詮釋,成為建築散射出的訊息,被未知的第三方接收,理解再重新詮釋。作為溝通設計思想的媒介和翻譯器的管道, 評論終將獨立於建築創作者和評論者外,藉由傳訊者的複製和再變形,存在於廣大的資訊之流並共同形塑造原設計的多重面相和深度。

設計自由的動能

建築從設計完成的那一刻,作品即脫離設計者的控制而航向自身的軌道。因此,當代建築家應該擁抱評論,視其為作品追尋歷史定位的燃料,並反饋成為下一個作品的創作能量。而一個稱職的建築評論者,在評論前需要正視定義評論對象的起始條件,包括:時代、文化、環境、機能,甚至預算等相關設計限制,充分理解設計企圖創造的空間價值。透過自己觀察,描述作品畫出的軌道與力道, 藉由評論介入歷史,成為作品的共同發聲者。唯有透過好的評論者提出對作品的論述和批判觀點,建築作品才得以從創作者的唯一話語權逃脫,獲得自由。

西方建築理論重視的邏輯思辨,體現在建築教育上的就是設計評圖的機制。透過學生陳述作品概念,以及與評圖老師交叉詢問的對話, 作品的價值因而得以浮現並且被定位。然而,在台灣以和為貴的風氣下,又加上「本土建築人」從大學、研究所到職場的人際網絡交集、重疊的緊密社交圈下,台灣業界的建築評論力道,向來溫和有餘,犀利不足。一來,建築評論者多體會到,在本土建築環境諸多限制下,設計執行困難而妥協的情況,處處皆是,不忍對同業奮鬥下僅存的心血與榮耀,作出過於批判性的論述。再來,若評論者為執業建築師,也得面對自身作品被評論的壓力。然而,一個缺乏評論的建築環境, 只會加速其都市的面貌蒼白模糊,不可辨識, 最終幻化成為失憶空間,消失於歷史的集體記憶。

全民評論的時代

台灣建築業界要提升, 必須在業界創造出平等的自由評論的能量,甚至擁抱建築評論成為全民活動,進而像日本等設計力強大的先進國家。當設計討論跳脫精英主義的喋喋不休成為國民運動。城市生活的設計力開始無所不在,小至生活小物廣吿招牌,對自宅設計的狂熱參與,Casa Brutus 等建築設計雜誌長年榮登銷售排行榜更有助於日本建築家的思想的傳播,建築評論成為全民運動,城市美學開始由下而上生活著。

這次由著時研究所與台灣女建築家學會(Women in Architecture Taiwan, WAT)主辦的「建築評論公開賽」,以王秋華建築師與潘冀建築師事務所合作設計的中原圖書館為題,展開一場公開的建築評論之辯論,報名參賽的團隊共8組。筆者受邀擔任「神秘導師」之一,在賽前一週,和其中2組參賽者視訊討論策略,任務姑且稱之為「建築評論賽的評論指導者」。在對話的過程中,由於參賽團隊必須為跨領域的組合,因此在非完全為建築人,且年齡差距甚大的背景下,2組團隊提出的評論方式,跳脫一般建築評論的溫良恭儉讓的思維,針對中原圖書館的現狀,提出大量的批判。在賽前的討論過程中, 筆者發現,當參賽者缺乏認識設計本身時空背景,以及未能充分研究建築師受到限制的設計條件下,評論的內容多淪為主觀的批評,猶如使用者意見回饋(漏水,藏書過多書籍安排凌亂),或是站在2017年的時間軸與習慣,批判1985年落成的中原圖書館設計方式不夠開放、不夠靈活等,導致批評力道有餘但深度不足,無法與作品進行對話。然而,在討論後期,在參賽團隊自身的努力和協調下的成果, 八組參賽團隊皆跳脫出前期的困境,提出八種截然不同的切入觀點,利用影像,視覺,政治,對話等的方式多元的論述鋪陳出中原圖書館的設計價值及評論觀點,成就了一場令人驚艷的,以評論為名的集體創作。也讓中原大學圖書館再度與公眾對話,被評論著,被記錄著,也被重新定義。

建築相對論

愛因斯坦1905年發表的「狹義相對論」[4] 挑戰了兩個世紀以來主宰古典物理學的牛頓定律,捨棄了絕對時間和絕對靜止的觀念,提出了“測量結果依賴於正在進行這項測量的觀測者”的論點,在科學界掀起一場革命,也影響了20世紀的哲學,藝術,政治和流行文化的發展。量子力學裡「鬼魅般的超距作用」指出,不管距離多麼遙遠,對一個粒子的測量會立刻影響另一個粒子。陳述著當代物理學的世界裡,萬事萬物皆在變動,任何微小的觀測都會改變宇宙呈現的樣貌。

當代建築企圖在歷史的脈絡下評論或定位某位建築師及其作品,唯有透過相對論的概念,摒棄絕對價值和絕對標準。才能創造出多元且具層次的評論觀點,賦予具體有形的建築被集體意志灌注出的生命力,使其真實價值得以被測量並記錄。建築評論並非判斷對錯,而是藉由對話共同創造歷史。筆者誠心的期待,藉由此次建築評論公開賽活動,自由評論的火種將被點燃,加速培養新時代建築創作的動能注入。讓我們得以在快速進步的當代有機會真誠的思考過去,改寫未來,看見台灣建築的動能。


註釋
[1] 文章來源:《南方週末》
[2] 唐克揚「譯後記」:“回溯性宣言“的第一層含義就是用重新發明過去來提示當下,同時它又是面對未來的一本書。
[3] 史蒂芬・霍金/雷那・曼羅迪諾合著的 「大設計」(The Grand Design)
[4]維基百科解釋「狹義相當論原理」:一切的慣性參考系都是平權的,即物理規律的形式在任何的慣性參考系中是相同的。它認為時間和空間各自都不是絕對的,而絕對的是一個它們的整體 - 時空,在時空中運動的觀者可以建立"自己的"參照系,可以定義"自己的"時間和空間。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