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蘋︱居住,與人們的生活──訪談建築師與她們的住宅想像
日期 : 2018-12-01
刊載於《建築師雜誌》No.528 2018/12月號,「建築相對論」 專欄: 頁111-119
原文連結:https://ppt.cc/fmlO8x
引言
一九七二年,布魯特-依果(Pruitt-Igoe)走向被拆除的命運而化作塵灰;那原本住在裡面的居民們──那在僅存的在小小的房間中躬身而眠、在雜亂陰暗的環境中烹飪編織的人們,在忽然警醒、或被迫同意「這不是你該繼續住下去的地方」後,就這樣眝在屋外的看著曾經的家被淹沒在漫天的煙灰之中。那個剎那他們心中是滿懷著複雜記憶的;走在微風吹來陽光照耀的寬闊走廊、與樓上鄰居偶遇聊天的梯廳空間,戶外平台是他們午後聚會的場地,沒事的時候就看著兒童們在綠地上追逐嬉戲;然後有一天,走廊的燈突然就不亮了,外面的窗戶一扇接著一扇的破碎,漏水的走廊就如同沼澤般泥濘,直到他們離開的那一天......。他們不禁問著:「所以,後來跟我們一起的那些人們呢?」
當我們大多數習慣了現代集中居住的住宅與生活模式,那些建築師所想像眾多單元裡的這些「居民」,這些人們的生活是什麼樣子?這樣的住宅是什麼樣態?該如何去提供人們更好的居住生活品質?如何讓人們在其中觸發更多的生活經驗?延續今年台灣十月在松山菸廠的社會住宅展,本期建築相對論壇讓我們先回到最初,那些居住空間裡的人們;從過去人們在住宅的生活發展樣態,到那從個人轉變成為集體的住宅空間間的生活變化;再由三位建築師的故事與訪談: Mecanoo的 Francine Houben建築師、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的 張清華建築師,與原典創思顧問有限公司的 施汎昀建築師,藉著她們自身居住與生活的經驗,聽聽她們述說她們心中的住宅與生活的想像,看看她們怎麼把「人們」放進她們的住宅中,激起更多以「人」為中心的住宅樣態的想像。
從自造到製造,居民到建築師
之一 自造而居
居:蹲也,住:從人主聲,主,鐙中火主也,中文字的「居住」意合起來的意象,便是人們躬身而踞,起火為營的一種單純的居住生活景象。遠在人類尚在採集狩獵的生存模式,在荒煙漫野中發現了安身的洞穴石窟,佔領了那空間然後開始鋪佈樹葉、枕石而眠的那一天,人們在牆壁上畫下了那外頭的牛羊奔騰的景象,也畫下了他們此刻身在洞窟的狀態。
人們有了自己的居住空間,開始也有了「自造」行為;隨著知識與技術發展,人們開始鋸下高聳樹木的枝幹撐起居住空間的構架,上頭用編織的茅草大屋頂鋪著草味撲鼻,陽光就從外頭灑落了進來,人們在屋裡揮舞著手唱著歌、用皮製的圓鼓敲打成節奏;屋外的孩子拿著木棍翻攪泥土青草、爐裡就燒著外頭田裡採收的馬鈴薯冒著陣陣香氣。人們生活著,而因生活而構築,也源自人類本能的一部分;直至今日人們仍有從其需求而「自造」房屋的行為與慾望,他們是那些居於其中的「居民」也是那廣義的「建築師」,那些材料的物性與建構之空間形態都切真反映了其真實的需求與渴望,這些是為生活自造而居的人們。
之二 居而製造
然而蒸汽機轉動第二期工業革命後,有著那日夜運作的機械,白熾燈照耀著夜晚使之有如白晝的時代,部分人們的生活開始連鎖不停運轉與改變著。工業革命後快速的經濟成長環境下,原居住在廣大農田地區的人口,大量轉型成為勞力技術性的工人,蜂擁至工業經濟的都市中心。這些人們白天在密集的工廠操作著冒著黑煙的大型機械,搬著一箱箱工業化得以快速製成的產品;晚上下工後帶著滿身的油汙灰塵,就回到不遠處那壅擠混雜的房子內,混著各種氣味蜷曲入睡。工業化使人們能集中在同一空間,但居住型態卻還未跟上這密集的程度;大量聚居於都市而無法選擇生活的人們越來越擁擠,都市需要一種居住型態去大量消化這些「居民」的時候──住宅需要被大量「製造」的需求應運而生。
大量的需求促使了改變居住型態的迫切,那必須要有著更好的效率與不同於以往低密度、個體單位與庭園式建築的概念在混沌中產生了雛型。早期那些集約住宅,試圖用層疊、模矩手法,因需要而被「製造」出來的住宅,看似解決土地與生存空間不足的問題,但那僅是為解決大量的需求而犧牲了生活的房舍。那些容納了太多太多的住戶,因倉促規劃而缺乏整體空間思考與生活營造的住宅,有如那機械工廠那般壅擠;人們就坐在那硬板床上,牆壁邊的斗櫃堆滿了雜物與生活用品;垂掛在頂板的燈照著他們的人影搖搖晃晃,花霧的玻璃窗外滿是濃煙漫佈而看不清城市風景。空間實在太狹小,有時候他們只能靠在那一小扇窗邊的桌子前,翻著一疊被滲水浸濕的傳單,而多數時候他們沒能多做什麼只能蜷曲入睡。這是他們的居住空間,這也是工業化後的好一陣子,大多數的人開始集中生活在大量集中單元時代的景象。許多住宅在被擬訂的數量與坪數下彷彿只看到了人居住的需求,集體化的影響下人使人們應有的生活慢慢的被群體居住模式取代。但是那些住在裡頭的居民們,那些如同「自造」而居的那些人們啊,心中仍是渴望陽光的照耀、呼吸那撲鼻的新鮮與觸摸大自然,想要有著他們的生活想像,人們不只是埋頭工作,還想要在住宅裡生活著。
之三 那些人們
而緩緩的將人們與住宅從「製造」的程序轉化的是一群「建築師」們;在同樣需求與政策的驅使下「建築師」們除了加以改善住宅應要有的品質之外,更在集約住宅的模式裡加入了人們生活,將這些「製造」的住宅導向了一個能親近人們的層面。而人們開始有了這樣的集合住宅,如馬賽公寓(1952年),布魯特-依果(Pruitt-Igoe, 1956年)等,這些集合住宅的類型除有效率的配置而提供大量單元,其中加入了許多屬於「居民」的空間。人們住進這新的空間,開始又能在屋外的平台嬉戲追逐,在綠意盎然的中庭補蜂捉蝶、在樹下花叢中啜飲咖啡看著書本;人們逛著那些新奇的商店,在集會所與其他的住戶們討論著空中花園的哪些花又開了,住宅裡又重新有明亮的光線照耀,人們談笑風聲的感覺到一個新的時代似乎正來臨。雖然這兩個案例年代相近結局截然不同,而這相較於現代過於密集的配置、模矩的手法與空間的營造,似乎也不盡然是現代住宅所追求的生活樣態。但這是一個契機,是「建築師」們開始思考與想像,在住宅中加入真實的「人們」可以有的生活樣態。循著這樣的企圖心將時間拉回現代,人類社會制度與經濟生活愈趨豐富與複雜的今天,這些應該屬於人們的住宅中居住與人們生活應為何事?
最近獲普立茲克獎榮譽的建築師Alejandro Aravena,他的金塔蒙羅伊住宅(Quinta Monroy)以只完工一半,一半留空待建構的狀態,讓「居民」們尋著他們的需求、依著他們的生活型態去「自造」了另外一半的空間。有人直接機空著的一半當作花園種滿了那芬芳絢麗的花卉,有人簡單的構築了一個鐵皮倉庫存放著他的物品收藏,也有人用心的建構了一間舒適的房間迎接新生命的到來;這些是我們透過建築能看見的生活情景,透過建築展現了人們在居住空間的真實樣態。再如台北健康公宅一開始的「住宅居住單元模擬計畫」,透過不同族群與多次的訪談、讓人們參與一比一空間配置的活動,透過實際操作將使用者思維從設計開端便納入了配置策略考量,也進一步反映了他們真實的需求。Alejandro Aravena曾說:「我的建築哲學,就是把群眾帶進來參與建造過程!」於是我們開始在設計的最一開始,便談到了「人們」;不僅僅只是單純為了人,而是真實的去與之互動、相互了解,時時問著自己,人們為了什麼而居住?什麼是人們的生活?而居住可以為人們什麼?我們今天的住宅,已不再僅是為了滿足人的居住需求的舒適,而更應該是那些居住在其中,觸發人們的生活景像的營造與展現。
對談一 人、地區與精神 / Francine Houben建築師
「Macanoo創所的第一個案子,就是住宅。」 Macanoo的主持建築師Francine Houben這麼說。最近炎熱的南台灣盛開了一顆蓊鬱的榕樹,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用載歌載舞的藝術空間,串聯起周圍社區與藝文活動;如同Francine她對於住宅的態度一般,亦是如此的關心著穿梭其中、居於其中的人們。
之一 / 第一個住宅
「過去我與父母所居住的房子在荷蘭東南部的Heerleng市,那是一個典型的1950年代的房子,那個經歷過二戰後站在迎接新時代的開端。」Francine描述著她以前所居住的空間記憶:那是個獨棟且有著天然石材立面的房屋,搭配著白色的磚牆與木頭的質感;室內外以鋼構架撐起,大門是那有著六個圓孔的藍色現代主義傑作鋼製大門。Francine敘述著,「即便到了現在,這樣的房子仍對一個孩童是多麼棒的冒險與刺激啊!我常說那些在室內外的鮮豔的色彩,如那些黃色、藍色、紅色與黑色,都對一個五歲以前的孩童帶來重要的感官刺激。」講述著過去在荷蘭的居住經驗,Francine很快的就將「人」這個角色放進了她思考住宅空間經驗本質。
住宅,特別是社會住宅,對於Francine來說永遠是一個她非常感興趣的建築類型。在1980年代的時候,荷蘭已經建造了很多的社會住宅與合宜住宅;作為當時的一個年輕建築學子,想著住宅應能更好而不斷的努力實踐下,非常出乎意料的,她與她的夥伴們在以仍是學生的身份贏了她們的第一個社會住宅案。那是在鹿特丹Kruisplein落成於1985年的青年住宅,有著彈性設計的五十四戶住宅單元並結合了三百多平方公尺的商業空間。當時在一個都市再生的概念下,Francine認為社會住宅是可以兼具美感,並提供人們有別於傳統家庭式的空間組織,用多元且彈性的單元空間去思考住宅是否可以成為一個自行運轉的個體來想像。「這是在工業化的大量製造社會住宅潮流中,所遺失的精神與想法。」Francine說,她的第一個住宅是一個契機,讓她能更進一步的去深化未來的住宅可以且應該要有的樣態。「身為一個年輕建築師,我們覺得住宅這件事已經不一樣了;我們不能再只是去『製造』住宅與那些沒有想像力的房子。我們應該要跳脫出來看,重新聚焦在『人』與最終的使用者。」
之二 / 未知的人們與變動的空間
「People, Place, Purpose: Mecanoo Architecten」前些年Francine著作標題上的三個重要的關鍵字,就是Mecanoo事務所一直以來的設計理念與哲學定義。「人在任何案子裡永遠是最重要的;而當人的意向是可以改變的時候,建築師便是要去設計那些空間應對不可預知的改變。」Francine以這樣的前提講述著她的案子的精神。
在台灣高雄的社會住宅「凱旋青樹」,她們設計的是一個彈性且有良好的私人、公眾交誼空間比例的社區;藉由不同住宅型態混居的配置,友善地連結外部環境。在基地東棟她們配置了比較多的住宅單元,基地西棟作為鐵路地下化廊帶上的重要視覺焦點,定義為較開放的建築,除了住宅單元外,融合設計了各種不同的社區公共空間,包含:空中花園觀景台、共享空間、屋頂花園、老人日照中心等社福空間,挑高三層樓的空中花園配置在特定樓層,各層花園由電梯作為垂直向的動線串連。Francine在這裡的企圖,是創造一個美好的空間,串聯起居民、週邊環境與城市。而另一個在鹿特丹的「Nieuw Terbregge neighborhood」案子,更是Francine在豐富的住宅經驗裡有著更進一步想像的住宅實踐:「這個設計突破了之前的我們自己的各種目標,……我們在有限的基地產生的是一個針對不同個人與全新的集居形式。」這個案子的最特別之處是在社區裡構築了一個抬高的「碼頭平台」,所有的住宅就像一群一群的小島一樣座落在這個基地內,空出來的地面層成為停車空間,解決了停車問題,並成為日後荷蘭住宅解決人車衝突的典範。在這個社區平台上是你可以盡情的跑跳、繞著住宅慢跑、玩著捉迷藏或是與鄰居來場烤肉派對;我們就在住宅旁提供了兒童可以放心玩樂的空間與其他的共享社區設施,小島中各種群落與開放空間都充滿著人們與活動,住在這裡就像是你每天都在渡假一樣。
對於這些設計與人之間的互動,Francine這麼以她的理念一起貫之的闡述,「建築必須迎向各種向度,建築從來不是個別的純粹知性思考、概念闡述或是視覺遊戲。建築是包含所有元素的集合體。最後呈現的是,經由妥善組織所呈現的空間形式與空間感受。」
之三 / 更健康與快樂的未來
說到對於未來的想像,Francine舉了Mecanoo事務所正著手進行的,位於荷蘭Utrecht市名為「Cartesiusdriehoek District」的大型社區為例。這社區定位成一個最健康、與公共運輸連接且是腳踏車等綠色運輸友善的區域,而Francine也企圖透過這個案子,去描繪展現他們對於未來居住生活的樣態。「我們從世界最長壽國的人們居住方式得到了啟發,發現許多人活得比預期的更久且更健康。」於是她們進行了許多調查與研究,去探討人們是有著什麼樣的共同特質上,與什麼樣的居住生活會使人們有正向的健康影響;「最後我們轉譯了四種生活形態,可移動性、健康飲食、社群關係、價值追尋與適當的放鬆。」 Francine說,未來「Cartesiusdriehoek District」會變成一個富有各種綠化生氣盎然的社區,這裡會有許多不同的居住單元提供不同生活背景的人們,也會有四分之一是提供給社會住宅使用。在這裡,走路與騎乘腳踏車將會是這個區域裡面最主要的移動方式,所有在城市裡的設施都會連結到這個區域並且很容易到達;這裡將會是使用各種創新能源、永續共享交通運具的一個充滿活力的都市社區;在這裡人們能透過移動、交流、與適度的空間配比,去達成一個更好健康、更好的生活的機會。
從人本到健康永續,歷經三十五年的努力與經驗累積,Mecanoo事務所對於人們的居住生活的住宅空間,總是有著鉅細靡遺的設想與照顧。最後本專欄節錄幾項Mecanoo三十五年來對於住宅設計的重要準則,她們期望著能做為未來社會住宅規劃目標的指引:「其一是讓居住者依個人習慣使用空間,其品質決定於使用的彈性與對未來變化的適應性,而非坪數。再來是考量日照、視野與聚會場地等,各方面皆是居民產生安全感與歸屬感的重要元素。而住宅應該要幫助城市與私人住宅之間的連繫,建築必須能活化其周遭的公眾與公共空間,並以適當的尺度設計,避免將單一住宅案設計得過大,而讓居民感到失去特色,產生孤立感以及對公共區域的疏於照料;建築必須能活化其周遭的公眾與公共空間。」回應著這些理念,Francine透過這些鮮明富有生命力的案子,對於未來的住宅的推動與設計理念是不停的推進,依然是為了那些人們而如此的用心與實踐。重複Francine所說,「人在任何案子裡永遠是最重要的。」
對談二 用居住找回人與人的關係 / 張清華建築師
「走進那蜿蜒小巷,兩側院子的籬笆門半開未鎖,映入眼簾的是一株株漫開金黃的金棗結實纍纍;老人家們躬身微笑地坐臥在木平台之上,手搖藤編扇、閒語話家常。屋內榻榻米飄出淡淡的香氣,混著隔壁王媽媽的吆喝聲與拿手的紅燒獅子頭……。」臺北市松山區健康公共住宅從終於從落架到正式入厝,對談中張清華建築師這麼憶起了兒時那居住的景象,開心的說著。
之一 有天、有地、有人們的居住場所
在台灣各處散落的舊時日本軍宿舍的建築群,戰後許多成為了公教職的居所;那時的建築群每戶人家都有著前後院和串聯房子的蜿蜒小巷,是張清華建築師小時候成長的地方之一。「那時候都是一層樓的木構造建築,青黑瓦的屋頂,而每戶人家都有院子且種了幾棵果樹。房子外就是矮矮的竹籬笆,鄰居可以站著聊天,而抬頭就能看見天空。」這樣能接觸到土地的實感、望向湛藍無際的天空,是她兒時對於居住空間經驗印象深的地方。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那原本開放而親近人尺度住宅配置,開始有人因需求而去擴張圍蔽了更多居住空間,房舍外的院落室外空間開始被空間需求佔滿,圍牆被加高到也已讓人看不見彼此而沒了互動。突然間,住宅變成只是單純營造個人的居住的場域狀態。張建築師回憶起這段記憶,說到「但那些在院子裡人跟人接觸,那些在蜿蜒的街上與人互動;還有人們接觸土地與看到天空這些事情,我覺的是不能脫離的。」
延續這樣的想法,在健康公宅張清華建築師企圖去營造的,是過去那種街巷院落,可以與人互動的生活。不同於傳統四拼、八拼那以共同梯廳直上的配置型態,這裡的居民們可以在門外蜿蜒的小巷打招呼寒暄,或在末端的開放空間看著天空。一樓大大的穿廊串連著街坊社區,歡迎著每個人來悠閒散步與小憩而坐;五層樓頂的地方也設置了人很容易到達的屋頂花園,這樣多樣的公共空間都引導著人們去使用。而且每戶的大陽台的串聯,就像是那些種滿果樹的大院子,層層的擴張網就有如籬笆一樣隔而不阻。張清華建築師說,這便是每個人都能經過、產生交流的公眾空間,「雖然在現實這種公共住宅,相對的錯誤會被放大;一個住宅設計,在僅僅就在要看到隔壁、不要看到隔壁的這件事情,就很複雜。我是希望能不要被完全阻隔的,不然你的生活就被隔絕了,大家好像都住在一個盒子裡。」營造那種人可以與人接觸、交流的空間氛圍,是張清華建築師所想要營造的一個由住宅再展開的社會性。
之二 人們的領域性與認同感的建立
張清華建築師提起以前她們社區外部空間的整潔維持,「在以前,如果今天我打掃了這一條街巷,明天自動就會換隔壁的鄰居拿著掃把清掃過來,自動自發的不用分配或指派工作。」這樣的認同感,是她心中住宅重要的環節之一。雖然現在多數住宅的公共空間都有專人替我們維管,我們用同等的費用去換取便利性與隱私,「但是你越封閉,越把自己關在一個盒子裡,那外面就是所謂公共空間,這產生了聚集的心裡學,你不管,反正有別人會管。……但這不是一個好的發展方向,我們應該要嘗試在社區建立起領域性與認同感。」張清華建築師說到,她認為住宅應該是要鄰里關係密切的;在她的想像中的住宅應可以是去培養、鼓勵人與人互動接觸,而更進一步可以讓他們產生認同感的地方。
「可能先從一層一層開始,我們每層樓末端的開放空間,就是想要一個這樣的空白場域,去讓住戶去盡量使用而產生領域感,讓大家去認可這是我們居住的地方,在設計上我們鼓勵他們這樣做。」透過建築設計中的空間,提供人們依著不同的人的接觸交流機會,由他們進而去產生場域、產生活動,然後居住的小生活圈就會出現。也許我們先從公共住宅開始,從入住到與這個環境的人們互動,藉由熟悉而去產生領域性,再從領域性慢慢建立起認同感,讓社區住民慢慢建立起認同感,也期望把這樣的居住概念能帶到未來的住宅樣態。
之三 從分享的生活到共享的未來
對話中筆者提到了SANAA在岐阜県北方町的住宅,那些散落在各層間的方洞些共有空間,經過二十年人們居住在其中的生活改變,變成了如泡茶、交誼廳、晒衣場,甚至是儲物間的不同的共用空間。那有著現代建築外衣的的住宅,在生活的層面提供了真正使用意義上的共享。張清華建築師同意的說,「現代建築這種乾乾淨淨,不容許各種複雜與矛盾、很純粹的環境,好像很難鼓勵你去Be yourself(做你自己);對比我們以前的環境,粗糙、有機且自由的環境,那種是有潛力的環境,好像比較有趣。」
而從共享的角度,張清華建築師描述了她對於未來住宅的想像:在未來我們可以去重新定義客廳、餐廳、臥室等,這些被建築師限定要發生特定活動的場域。現代生活的人們漸漸減少了在餐廳吃飯的行為,看電視也不一定要在客廳,這種新的生活提供了反思原有家居配置的概念。她覺得未來每個人或許都只有一個小單元,以co-living(共居)的角度去思考,一個人到一個家庭最少要多少的空間;然後大家去共享那些大客廳與大餐廳,每個人都可以共享那些好公共的設計與好的空間。而且在縮小個人空間後,我們就可以有更多的公共空間面積,住宅可能就會出現如公共會議室、或更多開放的公共地面層,也可以有很多外來訪客短暫居住的空間,讓整個住宅空間變的非常有彈性且公共性,居民在裡面是自由的且開放的,他們需要步出他們的居住單元,從而能去接觸更多不同的人、結交更多不同的朋友。
最後張清華建築師重述最初她所認為住宅的樣態,「每個人的住宅外應該都要有一個陽台可以眺望與接觸街道。」筆者想就是那種能看到天空,能與外界互動的空間,是她心目中那不可或缺的要素。「想想為什麼當了建築師之後,所有的事情、生活的模式都要 follow your design;回到當你還不是建築師的時候,你是怎麼生活,怎麼過日子,說不定那些 beyond your design的生活靈感與你不能控制的事情,是最有趣的。」筆者回顧那建築師所想像的住宅樣態,應就是那些當我們回到作為人的根本,讓我們去與別人互動接觸與分享共同生活經驗的空間吧。
對談三 與人們一起共創的生活 / 施汎昀建築師
「回想以前,那個有什麼玩什麼,就跟著朋友、鄰居們想著今天要玩什麼的日子,自由自在的親近自然;於是想著應該也要帶來現在這匆忙的喧囂都市中。」施汎昀建築師這麼說起她過往的居住經驗,開啟了她為什麼從一個建築前端,轉換到那建築完成之後的故事。
之一 那些真實的使用者們
「住宅是完工後入住才知道鄰居是誰……,那些提供住戶的共餐活動空間、或每天下午走出家門隨興坐下來聊天放鬆的公共客廳,都是在設計階段想像出來的,但實際入住後的使用狀況,除非持續追蹤使用者評估,實際上在事務所是較難得知的,而這也是一直以來我希望能夠接觸的一塊。」身為建築專業者的她,如何重新從使用者與設計者的中介角度去切入人們在住宅中的生活,施汎昀建築師說,「透過由最基層的使用者參與的過程,找出真實的使用狀態。」她們團隊不同領域的觸角拓展出了如「Open Green打開綠生活」、「Space Share都市空間分享平台」及最近的「宜蘭創生」,包含了現在正火熱進行的「公共住宅青年回饋與入住服務計畫」等;她與她的所參與的原典創思的策略是這樣的直接接觸的人們,透過專業者走入社區、街區及人群,透過工作坊及軟性活動找出使用者對於居住空間、生活態度及期待,然後希望能帶到到下階段能藉由策略行動的經驗回饋設計。
施汎昀建築師回憶起那時候的想要做這件事的初始動機說著,「那時我旁邊的人跟我說的不是『為什麼要去』,而是『去啊!為什麼不呢?』」與她的對談與聽著她這樣義無反顧的實踐,讓筆者想著這樣的計畫是否能擴展到公共住宅之外的領域呢?我們居住中生活在沒有政府政策領導去植入這些篩選過的種子,是否能這樣的將概念落實到每個一般人們的社區角落呢?不過現階段讓這些「種子住戶」透過創意營造服務計劃,在公共住宅發芽茁壯的狀態與呈現,的確為傳統的社區物管運作模式的制度上,更添上一層屬於人們生活上的意義。
之二 種子住戶的發芽茁壯
時間回推到執行「青年回饋與入住服務計畫」的一開始,主持人劉柏宏在原典創思顧問有限公司與她協同倡議了這項也被稱為「種子住戶」的實驗。最早由兩年前台北市青年委員會與公共住宅委員會發起,這個以回饋機制導入的入住計劃,從公共住宅在抽籤的一定的比例上開始,讓一群有志提出創意計劃的「青年種子」們透過提出社區營造或回饋計畫的方式,「植入」目標社區。在松山健康公宅,每一顆種子都像加速引擎一般,在半年之內,讓社區活動生機盎然。
「我們在想的,是透過這些青年種子去戳、去刺激那些活動而讓他們產生自發性的活動。」後來自發性的活動也真的如期望的發生了,施汎昀建築師很開心的說著。有的種子住戶發起了共耕的組織,透過一次認養三十二個單位的菜園,讓參與的成員共同耕作進而增近了住戶間更深刻的交流。而這樣的耕作活動,也促使有的住戶們因空心菜採收過盛,提供樓下的長照中心共食廚房共享,也促使住戶們與原本互不認識的長者們有更進一步的交流機會。這些互動,皆是從原本種菜的本意然後透過這些種子住戶的發芽擴展,以一個自發性的回饋與社區居民互相激盪。這也就是施汎昀建築師樂於去看到的,那人與人間的關係開始產生,能努力往她們想要推向的目標。「雖然實際上有很多物管流程與制度面的限制,我們不能說想展開與老人共食就直接去做,相應的配套措施、設備等等,都是需要再計畫與設計的;但,這就是我們所期望能看到的,混合型的活動,是由單一行為而演化出的更進一步的合作計畫。」也許就像松山健康公宅那一樓的穿廊般,由這樣自由的空間聚集人們,釋放了各種的活動讓他們可以在上面發生好事,回到那單純真切的生活中。
之三 共同期待的將來
從健康公宅的熱鬧到興隆二期準備抽籤的興奮,這個以「人」為出發導向的「青年創新回饋計畫」裡種子們,成功的開啟了營造社區內部的各種豐富活動與人們間的互動。然而這些透過「種子住民」的發想與回饋,在碰到了早已完工的住宅建築,以現有的建構基礎發展活動計畫的酸甜苦辣,如何能讓設計者也一同參與了解呢?施汎昀建築師說,「其實當初我就有建議這入住計劃,應該也讓案子的設計者參與,讓他們親身去體驗那些落成的空間的真實樣態,也能跟居民有更直接的互動。」當設計者能有機會共同與使用者生活在一起,將使用者評估(POE) 、使用者經驗(User Experience)與建築生命週期扣接的更完整,像這樣透過設計者貼近使用者的一線位置,去直接體驗原本的設計建築手法與空間營造是如何被運用,而又有哪些可以調整的這種直接的得回饋,對於能提供更好的居住品質會很有助益。
而就是這種讓更多人參與,讓更多人了解這項計畫與計畫背後的意義,是她一直在努力的目標與對未來的期待,「也許不可能百分之百全部實現,但我們就是保持一個可能性,讓他有機會發生的態度與期待……,我們希望能透過這些計劃去影響更多人,多一點這樣的人,就會多一點更好的可能與更好的未來吧。」回到最初施汎昀建築師問了自己,我們到底設計這些活動的鄰里空間、友善的建築策略是為了什麼?也許就透過這樣的計劃,透過更多人與自身的參與,用自己的身體、自己的耳朵與眼睛去觸及與感受,讓更多人來體驗與思考如何能讓居住社區的連結與互動更密切,讓人們都能敞開心胸去找到與他人互動的契機,這樣與大家一起前進的感覺,這更美好的未來應該就在不遠之處了吧。
追尋中「人」們
遠從「製造」到這些出自於「建築師」的設計想像,住宅是一個可以帶給「人們」一個美好的居住空間與生活的可能,是一個讓人們與建築一起創造生活敘事情境與媒介空間。在建築這條路上的我們總是既扮演著「建築師」同時也是「居民」一部分,既是創造者也是建構生活的我們,不再僅是為了滿足人們居住的需求,或是建築師本身對於建築物的設計與造型美感關係。我們在個人經驗與探尋各種人們的居住生活需求中,無論是用建築策略去引導,依計畫政策去扶持,亦或是協同居民組織去觸發;筆者藉由三位現在正在執行住宅實踐的建築師,透過她們的個人經驗與想像實踐描繪出的居住與生活,讓住宅本身重新成為一個「人們」生活的平台,而透過這樣拋磚引玉、拋玉引磚的帶動下,一步步的讓住宅再次回到那屬於我們「人們」,賦予我們更多的想像與期待。
原文連結:https://ppt.cc/fmlO8x
引言
一九七二年,布魯特-依果(Pruitt-Igoe)走向被拆除的命運而化作塵灰;那原本住在裡面的居民們──那在僅存的在小小的房間中躬身而眠、在雜亂陰暗的環境中烹飪編織的人們,在忽然警醒、或被迫同意「這不是你該繼續住下去的地方」後,就這樣眝在屋外的看著曾經的家被淹沒在漫天的煙灰之中。那個剎那他們心中是滿懷著複雜記憶的;走在微風吹來陽光照耀的寬闊走廊、與樓上鄰居偶遇聊天的梯廳空間,戶外平台是他們午後聚會的場地,沒事的時候就看著兒童們在綠地上追逐嬉戲;然後有一天,走廊的燈突然就不亮了,外面的窗戶一扇接著一扇的破碎,漏水的走廊就如同沼澤般泥濘,直到他們離開的那一天......。他們不禁問著:「所以,後來跟我們一起的那些人們呢?」
當我們大多數習慣了現代集中居住的住宅與生活模式,那些建築師所想像眾多單元裡的這些「居民」,這些人們的生活是什麼樣子?這樣的住宅是什麼樣態?該如何去提供人們更好的居住生活品質?如何讓人們在其中觸發更多的生活經驗?延續今年台灣十月在松山菸廠的社會住宅展,本期建築相對論壇讓我們先回到最初,那些居住空間裡的人們;從過去人們在住宅的生活發展樣態,到那從個人轉變成為集體的住宅空間間的生活變化;再由三位建築師的故事與訪談: Mecanoo的 Francine Houben建築師、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的 張清華建築師,與原典創思顧問有限公司的 施汎昀建築師,藉著她們自身居住與生活的經驗,聽聽她們述說她們心中的住宅與生活的想像,看看她們怎麼把「人們」放進她們的住宅中,激起更多以「人」為中心的住宅樣態的想像。
從自造到製造,居民到建築師
之一 自造而居
居:蹲也,住:從人主聲,主,鐙中火主也,中文字的「居住」意合起來的意象,便是人們躬身而踞,起火為營的一種單純的居住生活景象。遠在人類尚在採集狩獵的生存模式,在荒煙漫野中發現了安身的洞穴石窟,佔領了那空間然後開始鋪佈樹葉、枕石而眠的那一天,人們在牆壁上畫下了那外頭的牛羊奔騰的景象,也畫下了他們此刻身在洞窟的狀態。
人們有了自己的居住空間,開始也有了「自造」行為;隨著知識與技術發展,人們開始鋸下高聳樹木的枝幹撐起居住空間的構架,上頭用編織的茅草大屋頂鋪著草味撲鼻,陽光就從外頭灑落了進來,人們在屋裡揮舞著手唱著歌、用皮製的圓鼓敲打成節奏;屋外的孩子拿著木棍翻攪泥土青草、爐裡就燒著外頭田裡採收的馬鈴薯冒著陣陣香氣。人們生活著,而因生活而構築,也源自人類本能的一部分;直至今日人們仍有從其需求而「自造」房屋的行為與慾望,他們是那些居於其中的「居民」也是那廣義的「建築師」,那些材料的物性與建構之空間形態都切真反映了其真實的需求與渴望,這些是為生活自造而居的人們。
之二 居而製造
然而蒸汽機轉動第二期工業革命後,有著那日夜運作的機械,白熾燈照耀著夜晚使之有如白晝的時代,部分人們的生活開始連鎖不停運轉與改變著。工業革命後快速的經濟成長環境下,原居住在廣大農田地區的人口,大量轉型成為勞力技術性的工人,蜂擁至工業經濟的都市中心。這些人們白天在密集的工廠操作著冒著黑煙的大型機械,搬著一箱箱工業化得以快速製成的產品;晚上下工後帶著滿身的油汙灰塵,就回到不遠處那壅擠混雜的房子內,混著各種氣味蜷曲入睡。工業化使人們能集中在同一空間,但居住型態卻還未跟上這密集的程度;大量聚居於都市而無法選擇生活的人們越來越擁擠,都市需要一種居住型態去大量消化這些「居民」的時候──住宅需要被大量「製造」的需求應運而生。
大量的需求促使了改變居住型態的迫切,那必須要有著更好的效率與不同於以往低密度、個體單位與庭園式建築的概念在混沌中產生了雛型。早期那些集約住宅,試圖用層疊、模矩手法,因需要而被「製造」出來的住宅,看似解決土地與生存空間不足的問題,但那僅是為解決大量的需求而犧牲了生活的房舍。那些容納了太多太多的住戶,因倉促規劃而缺乏整體空間思考與生活營造的住宅,有如那機械工廠那般壅擠;人們就坐在那硬板床上,牆壁邊的斗櫃堆滿了雜物與生活用品;垂掛在頂板的燈照著他們的人影搖搖晃晃,花霧的玻璃窗外滿是濃煙漫佈而看不清城市風景。空間實在太狹小,有時候他們只能靠在那一小扇窗邊的桌子前,翻著一疊被滲水浸濕的傳單,而多數時候他們沒能多做什麼只能蜷曲入睡。這是他們的居住空間,這也是工業化後的好一陣子,大多數的人開始集中生活在大量集中單元時代的景象。許多住宅在被擬訂的數量與坪數下彷彿只看到了人居住的需求,集體化的影響下人使人們應有的生活慢慢的被群體居住模式取代。但是那些住在裡頭的居民們,那些如同「自造」而居的那些人們啊,心中仍是渴望陽光的照耀、呼吸那撲鼻的新鮮與觸摸大自然,想要有著他們的生活想像,人們不只是埋頭工作,還想要在住宅裡生活著。
之三 那些人們
而緩緩的將人們與住宅從「製造」的程序轉化的是一群「建築師」們;在同樣需求與政策的驅使下「建築師」們除了加以改善住宅應要有的品質之外,更在集約住宅的模式裡加入了人們生活,將這些「製造」的住宅導向了一個能親近人們的層面。而人們開始有了這樣的集合住宅,如馬賽公寓(1952年),布魯特-依果(Pruitt-Igoe, 1956年)等,這些集合住宅的類型除有效率的配置而提供大量單元,其中加入了許多屬於「居民」的空間。人們住進這新的空間,開始又能在屋外的平台嬉戲追逐,在綠意盎然的中庭補蜂捉蝶、在樹下花叢中啜飲咖啡看著書本;人們逛著那些新奇的商店,在集會所與其他的住戶們討論著空中花園的哪些花又開了,住宅裡又重新有明亮的光線照耀,人們談笑風聲的感覺到一個新的時代似乎正來臨。雖然這兩個案例年代相近結局截然不同,而這相較於現代過於密集的配置、模矩的手法與空間的營造,似乎也不盡然是現代住宅所追求的生活樣態。但這是一個契機,是「建築師」們開始思考與想像,在住宅中加入真實的「人們」可以有的生活樣態。循著這樣的企圖心將時間拉回現代,人類社會制度與經濟生活愈趨豐富與複雜的今天,這些應該屬於人們的住宅中居住與人們生活應為何事?
最近獲普立茲克獎榮譽的建築師Alejandro Aravena,他的金塔蒙羅伊住宅(Quinta Monroy)以只完工一半,一半留空待建構的狀態,讓「居民」們尋著他們的需求、依著他們的生活型態去「自造」了另外一半的空間。有人直接機空著的一半當作花園種滿了那芬芳絢麗的花卉,有人簡單的構築了一個鐵皮倉庫存放著他的物品收藏,也有人用心的建構了一間舒適的房間迎接新生命的到來;這些是我們透過建築能看見的生活情景,透過建築展現了人們在居住空間的真實樣態。再如台北健康公宅一開始的「住宅居住單元模擬計畫」,透過不同族群與多次的訪談、讓人們參與一比一空間配置的活動,透過實際操作將使用者思維從設計開端便納入了配置策略考量,也進一步反映了他們真實的需求。Alejandro Aravena曾說:「我的建築哲學,就是把群眾帶進來參與建造過程!」於是我們開始在設計的最一開始,便談到了「人們」;不僅僅只是單純為了人,而是真實的去與之互動、相互了解,時時問著自己,人們為了什麼而居住?什麼是人們的生活?而居住可以為人們什麼?我們今天的住宅,已不再僅是為了滿足人的居住需求的舒適,而更應該是那些居住在其中,觸發人們的生活景像的營造與展現。
對談一 人、地區與精神 / Francine Houben建築師
「Macanoo創所的第一個案子,就是住宅。」 Macanoo的主持建築師Francine Houben這麼說。最近炎熱的南台灣盛開了一顆蓊鬱的榕樹,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用載歌載舞的藝術空間,串聯起周圍社區與藝文活動;如同Francine她對於住宅的態度一般,亦是如此的關心著穿梭其中、居於其中的人們。
之一 / 第一個住宅
「過去我與父母所居住的房子在荷蘭東南部的Heerleng市,那是一個典型的1950年代的房子,那個經歷過二戰後站在迎接新時代的開端。」Francine描述著她以前所居住的空間記憶:那是個獨棟且有著天然石材立面的房屋,搭配著白色的磚牆與木頭的質感;室內外以鋼構架撐起,大門是那有著六個圓孔的藍色現代主義傑作鋼製大門。Francine敘述著,「即便到了現在,這樣的房子仍對一個孩童是多麼棒的冒險與刺激啊!我常說那些在室內外的鮮豔的色彩,如那些黃色、藍色、紅色與黑色,都對一個五歲以前的孩童帶來重要的感官刺激。」講述著過去在荷蘭的居住經驗,Francine很快的就將「人」這個角色放進了她思考住宅空間經驗本質。
住宅,特別是社會住宅,對於Francine來說永遠是一個她非常感興趣的建築類型。在1980年代的時候,荷蘭已經建造了很多的社會住宅與合宜住宅;作為當時的一個年輕建築學子,想著住宅應能更好而不斷的努力實踐下,非常出乎意料的,她與她的夥伴們在以仍是學生的身份贏了她們的第一個社會住宅案。那是在鹿特丹Kruisplein落成於1985年的青年住宅,有著彈性設計的五十四戶住宅單元並結合了三百多平方公尺的商業空間。當時在一個都市再生的概念下,Francine認為社會住宅是可以兼具美感,並提供人們有別於傳統家庭式的空間組織,用多元且彈性的單元空間去思考住宅是否可以成為一個自行運轉的個體來想像。「這是在工業化的大量製造社會住宅潮流中,所遺失的精神與想法。」Francine說,她的第一個住宅是一個契機,讓她能更進一步的去深化未來的住宅可以且應該要有的樣態。「身為一個年輕建築師,我們覺得住宅這件事已經不一樣了;我們不能再只是去『製造』住宅與那些沒有想像力的房子。我們應該要跳脫出來看,重新聚焦在『人』與最終的使用者。」
之二 / 未知的人們與變動的空間
「People, Place, Purpose: Mecanoo Architecten」前些年Francine著作標題上的三個重要的關鍵字,就是Mecanoo事務所一直以來的設計理念與哲學定義。「人在任何案子裡永遠是最重要的;而當人的意向是可以改變的時候,建築師便是要去設計那些空間應對不可預知的改變。」Francine以這樣的前提講述著她的案子的精神。
在台灣高雄的社會住宅「凱旋青樹」,她們設計的是一個彈性且有良好的私人、公眾交誼空間比例的社區;藉由不同住宅型態混居的配置,友善地連結外部環境。在基地東棟她們配置了比較多的住宅單元,基地西棟作為鐵路地下化廊帶上的重要視覺焦點,定義為較開放的建築,除了住宅單元外,融合設計了各種不同的社區公共空間,包含:空中花園觀景台、共享空間、屋頂花園、老人日照中心等社福空間,挑高三層樓的空中花園配置在特定樓層,各層花園由電梯作為垂直向的動線串連。Francine在這裡的企圖,是創造一個美好的空間,串聯起居民、週邊環境與城市。而另一個在鹿特丹的「Nieuw Terbregge neighborhood」案子,更是Francine在豐富的住宅經驗裡有著更進一步想像的住宅實踐:「這個設計突破了之前的我們自己的各種目標,……我們在有限的基地產生的是一個針對不同個人與全新的集居形式。」這個案子的最特別之處是在社區裡構築了一個抬高的「碼頭平台」,所有的住宅就像一群一群的小島一樣座落在這個基地內,空出來的地面層成為停車空間,解決了停車問題,並成為日後荷蘭住宅解決人車衝突的典範。在這個社區平台上是你可以盡情的跑跳、繞著住宅慢跑、玩著捉迷藏或是與鄰居來場烤肉派對;我們就在住宅旁提供了兒童可以放心玩樂的空間與其他的共享社區設施,小島中各種群落與開放空間都充滿著人們與活動,住在這裡就像是你每天都在渡假一樣。
對於這些設計與人之間的互動,Francine這麼以她的理念一起貫之的闡述,「建築必須迎向各種向度,建築從來不是個別的純粹知性思考、概念闡述或是視覺遊戲。建築是包含所有元素的集合體。最後呈現的是,經由妥善組織所呈現的空間形式與空間感受。」
之三 / 更健康與快樂的未來
說到對於未來的想像,Francine舉了Mecanoo事務所正著手進行的,位於荷蘭Utrecht市名為「Cartesiusdriehoek District」的大型社區為例。這社區定位成一個最健康、與公共運輸連接且是腳踏車等綠色運輸友善的區域,而Francine也企圖透過這個案子,去描繪展現他們對於未來居住生活的樣態。「我們從世界最長壽國的人們居住方式得到了啟發,發現許多人活得比預期的更久且更健康。」於是她們進行了許多調查與研究,去探討人們是有著什麼樣的共同特質上,與什麼樣的居住生活會使人們有正向的健康影響;「最後我們轉譯了四種生活形態,可移動性、健康飲食、社群關係、價值追尋與適當的放鬆。」 Francine說,未來「Cartesiusdriehoek District」會變成一個富有各種綠化生氣盎然的社區,這裡會有許多不同的居住單元提供不同生活背景的人們,也會有四分之一是提供給社會住宅使用。在這裡,走路與騎乘腳踏車將會是這個區域裡面最主要的移動方式,所有在城市裡的設施都會連結到這個區域並且很容易到達;這裡將會是使用各種創新能源、永續共享交通運具的一個充滿活力的都市社區;在這裡人們能透過移動、交流、與適度的空間配比,去達成一個更好健康、更好的生活的機會。
從人本到健康永續,歷經三十五年的努力與經驗累積,Mecanoo事務所對於人們的居住生活的住宅空間,總是有著鉅細靡遺的設想與照顧。最後本專欄節錄幾項Mecanoo三十五年來對於住宅設計的重要準則,她們期望著能做為未來社會住宅規劃目標的指引:「其一是讓居住者依個人習慣使用空間,其品質決定於使用的彈性與對未來變化的適應性,而非坪數。再來是考量日照、視野與聚會場地等,各方面皆是居民產生安全感與歸屬感的重要元素。而住宅應該要幫助城市與私人住宅之間的連繫,建築必須能活化其周遭的公眾與公共空間,並以適當的尺度設計,避免將單一住宅案設計得過大,而讓居民感到失去特色,產生孤立感以及對公共區域的疏於照料;建築必須能活化其周遭的公眾與公共空間。」回應著這些理念,Francine透過這些鮮明富有生命力的案子,對於未來的住宅的推動與設計理念是不停的推進,依然是為了那些人們而如此的用心與實踐。重複Francine所說,「人在任何案子裡永遠是最重要的。」
對談二 用居住找回人與人的關係 / 張清華建築師
「走進那蜿蜒小巷,兩側院子的籬笆門半開未鎖,映入眼簾的是一株株漫開金黃的金棗結實纍纍;老人家們躬身微笑地坐臥在木平台之上,手搖藤編扇、閒語話家常。屋內榻榻米飄出淡淡的香氣,混著隔壁王媽媽的吆喝聲與拿手的紅燒獅子頭……。」臺北市松山區健康公共住宅從終於從落架到正式入厝,對談中張清華建築師這麼憶起了兒時那居住的景象,開心的說著。
之一 有天、有地、有人們的居住場所
在台灣各處散落的舊時日本軍宿舍的建築群,戰後許多成為了公教職的居所;那時的建築群每戶人家都有著前後院和串聯房子的蜿蜒小巷,是張清華建築師小時候成長的地方之一。「那時候都是一層樓的木構造建築,青黑瓦的屋頂,而每戶人家都有院子且種了幾棵果樹。房子外就是矮矮的竹籬笆,鄰居可以站著聊天,而抬頭就能看見天空。」這樣能接觸到土地的實感、望向湛藍無際的天空,是她兒時對於居住空間經驗印象深的地方。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那原本開放而親近人尺度住宅配置,開始有人因需求而去擴張圍蔽了更多居住空間,房舍外的院落室外空間開始被空間需求佔滿,圍牆被加高到也已讓人看不見彼此而沒了互動。突然間,住宅變成只是單純營造個人的居住的場域狀態。張建築師回憶起這段記憶,說到「但那些在院子裡人跟人接觸,那些在蜿蜒的街上與人互動;還有人們接觸土地與看到天空這些事情,我覺的是不能脫離的。」
延續這樣的想法,在健康公宅張清華建築師企圖去營造的,是過去那種街巷院落,可以與人互動的生活。不同於傳統四拼、八拼那以共同梯廳直上的配置型態,這裡的居民們可以在門外蜿蜒的小巷打招呼寒暄,或在末端的開放空間看著天空。一樓大大的穿廊串連著街坊社區,歡迎著每個人來悠閒散步與小憩而坐;五層樓頂的地方也設置了人很容易到達的屋頂花園,這樣多樣的公共空間都引導著人們去使用。而且每戶的大陽台的串聯,就像是那些種滿果樹的大院子,層層的擴張網就有如籬笆一樣隔而不阻。張清華建築師說,這便是每個人都能經過、產生交流的公眾空間,「雖然在現實這種公共住宅,相對的錯誤會被放大;一個住宅設計,在僅僅就在要看到隔壁、不要看到隔壁的這件事情,就很複雜。我是希望能不要被完全阻隔的,不然你的生活就被隔絕了,大家好像都住在一個盒子裡。」營造那種人可以與人接觸、交流的空間氛圍,是張清華建築師所想要營造的一個由住宅再展開的社會性。
之二 人們的領域性與認同感的建立
張清華建築師提起以前她們社區外部空間的整潔維持,「在以前,如果今天我打掃了這一條街巷,明天自動就會換隔壁的鄰居拿著掃把清掃過來,自動自發的不用分配或指派工作。」這樣的認同感,是她心中住宅重要的環節之一。雖然現在多數住宅的公共空間都有專人替我們維管,我們用同等的費用去換取便利性與隱私,「但是你越封閉,越把自己關在一個盒子裡,那外面就是所謂公共空間,這產生了聚集的心裡學,你不管,反正有別人會管。……但這不是一個好的發展方向,我們應該要嘗試在社區建立起領域性與認同感。」張清華建築師說到,她認為住宅應該是要鄰里關係密切的;在她的想像中的住宅應可以是去培養、鼓勵人與人互動接觸,而更進一步可以讓他們產生認同感的地方。
「可能先從一層一層開始,我們每層樓末端的開放空間,就是想要一個這樣的空白場域,去讓住戶去盡量使用而產生領域感,讓大家去認可這是我們居住的地方,在設計上我們鼓勵他們這樣做。」透過建築設計中的空間,提供人們依著不同的人的接觸交流機會,由他們進而去產生場域、產生活動,然後居住的小生活圈就會出現。也許我們先從公共住宅開始,從入住到與這個環境的人們互動,藉由熟悉而去產生領域性,再從領域性慢慢建立起認同感,讓社區住民慢慢建立起認同感,也期望把這樣的居住概念能帶到未來的住宅樣態。
之三 從分享的生活到共享的未來
對話中筆者提到了SANAA在岐阜県北方町的住宅,那些散落在各層間的方洞些共有空間,經過二十年人們居住在其中的生活改變,變成了如泡茶、交誼廳、晒衣場,甚至是儲物間的不同的共用空間。那有著現代建築外衣的的住宅,在生活的層面提供了真正使用意義上的共享。張清華建築師同意的說,「現代建築這種乾乾淨淨,不容許各種複雜與矛盾、很純粹的環境,好像很難鼓勵你去Be yourself(做你自己);對比我們以前的環境,粗糙、有機且自由的環境,那種是有潛力的環境,好像比較有趣。」
而從共享的角度,張清華建築師描述了她對於未來住宅的想像:在未來我們可以去重新定義客廳、餐廳、臥室等,這些被建築師限定要發生特定活動的場域。現代生活的人們漸漸減少了在餐廳吃飯的行為,看電視也不一定要在客廳,這種新的生活提供了反思原有家居配置的概念。她覺得未來每個人或許都只有一個小單元,以co-living(共居)的角度去思考,一個人到一個家庭最少要多少的空間;然後大家去共享那些大客廳與大餐廳,每個人都可以共享那些好公共的設計與好的空間。而且在縮小個人空間後,我們就可以有更多的公共空間面積,住宅可能就會出現如公共會議室、或更多開放的公共地面層,也可以有很多外來訪客短暫居住的空間,讓整個住宅空間變的非常有彈性且公共性,居民在裡面是自由的且開放的,他們需要步出他們的居住單元,從而能去接觸更多不同的人、結交更多不同的朋友。
最後張清華建築師重述最初她所認為住宅的樣態,「每個人的住宅外應該都要有一個陽台可以眺望與接觸街道。」筆者想就是那種能看到天空,能與外界互動的空間,是她心目中那不可或缺的要素。「想想為什麼當了建築師之後,所有的事情、生活的模式都要 follow your design;回到當你還不是建築師的時候,你是怎麼生活,怎麼過日子,說不定那些 beyond your design的生活靈感與你不能控制的事情,是最有趣的。」筆者回顧那建築師所想像的住宅樣態,應就是那些當我們回到作為人的根本,讓我們去與別人互動接觸與分享共同生活經驗的空間吧。
對談三 與人們一起共創的生活 / 施汎昀建築師
「回想以前,那個有什麼玩什麼,就跟著朋友、鄰居們想著今天要玩什麼的日子,自由自在的親近自然;於是想著應該也要帶來現在這匆忙的喧囂都市中。」施汎昀建築師這麼說起她過往的居住經驗,開啟了她為什麼從一個建築前端,轉換到那建築完成之後的故事。
之一 那些真實的使用者們
「住宅是完工後入住才知道鄰居是誰……,那些提供住戶的共餐活動空間、或每天下午走出家門隨興坐下來聊天放鬆的公共客廳,都是在設計階段想像出來的,但實際入住後的使用狀況,除非持續追蹤使用者評估,實際上在事務所是較難得知的,而這也是一直以來我希望能夠接觸的一塊。」身為建築專業者的她,如何重新從使用者與設計者的中介角度去切入人們在住宅中的生活,施汎昀建築師說,「透過由最基層的使用者參與的過程,找出真實的使用狀態。」她們團隊不同領域的觸角拓展出了如「Open Green打開綠生活」、「Space Share都市空間分享平台」及最近的「宜蘭創生」,包含了現在正火熱進行的「公共住宅青年回饋與入住服務計畫」等;她與她的所參與的原典創思的策略是這樣的直接接觸的人們,透過專業者走入社區、街區及人群,透過工作坊及軟性活動找出使用者對於居住空間、生活態度及期待,然後希望能帶到到下階段能藉由策略行動的經驗回饋設計。
施汎昀建築師回憶起那時候的想要做這件事的初始動機說著,「那時我旁邊的人跟我說的不是『為什麼要去』,而是『去啊!為什麼不呢?』」與她的對談與聽著她這樣義無反顧的實踐,讓筆者想著這樣的計畫是否能擴展到公共住宅之外的領域呢?我們居住中生活在沒有政府政策領導去植入這些篩選過的種子,是否能這樣的將概念落實到每個一般人們的社區角落呢?不過現階段讓這些「種子住戶」透過創意營造服務計劃,在公共住宅發芽茁壯的狀態與呈現,的確為傳統的社區物管運作模式的制度上,更添上一層屬於人們生活上的意義。
之二 種子住戶的發芽茁壯
時間回推到執行「青年回饋與入住服務計畫」的一開始,主持人劉柏宏在原典創思顧問有限公司與她協同倡議了這項也被稱為「種子住戶」的實驗。最早由兩年前台北市青年委員會與公共住宅委員會發起,這個以回饋機制導入的入住計劃,從公共住宅在抽籤的一定的比例上開始,讓一群有志提出創意計劃的「青年種子」們透過提出社區營造或回饋計畫的方式,「植入」目標社區。在松山健康公宅,每一顆種子都像加速引擎一般,在半年之內,讓社區活動生機盎然。
「我們在想的,是透過這些青年種子去戳、去刺激那些活動而讓他們產生自發性的活動。」後來自發性的活動也真的如期望的發生了,施汎昀建築師很開心的說著。有的種子住戶發起了共耕的組織,透過一次認養三十二個單位的菜園,讓參與的成員共同耕作進而增近了住戶間更深刻的交流。而這樣的耕作活動,也促使有的住戶們因空心菜採收過盛,提供樓下的長照中心共食廚房共享,也促使住戶們與原本互不認識的長者們有更進一步的交流機會。這些互動,皆是從原本種菜的本意然後透過這些種子住戶的發芽擴展,以一個自發性的回饋與社區居民互相激盪。這也就是施汎昀建築師樂於去看到的,那人與人間的關係開始產生,能努力往她們想要推向的目標。「雖然實際上有很多物管流程與制度面的限制,我們不能說想展開與老人共食就直接去做,相應的配套措施、設備等等,都是需要再計畫與設計的;但,這就是我們所期望能看到的,混合型的活動,是由單一行為而演化出的更進一步的合作計畫。」也許就像松山健康公宅那一樓的穿廊般,由這樣自由的空間聚集人們,釋放了各種的活動讓他們可以在上面發生好事,回到那單純真切的生活中。
之三 共同期待的將來
從健康公宅的熱鬧到興隆二期準備抽籤的興奮,這個以「人」為出發導向的「青年創新回饋計畫」裡種子們,成功的開啟了營造社區內部的各種豐富活動與人們間的互動。然而這些透過「種子住民」的發想與回饋,在碰到了早已完工的住宅建築,以現有的建構基礎發展活動計畫的酸甜苦辣,如何能讓設計者也一同參與了解呢?施汎昀建築師說,「其實當初我就有建議這入住計劃,應該也讓案子的設計者參與,讓他們親身去體驗那些落成的空間的真實樣態,也能跟居民有更直接的互動。」當設計者能有機會共同與使用者生活在一起,將使用者評估(POE) 、使用者經驗(User Experience)與建築生命週期扣接的更完整,像這樣透過設計者貼近使用者的一線位置,去直接體驗原本的設計建築手法與空間營造是如何被運用,而又有哪些可以調整的這種直接的得回饋,對於能提供更好的居住品質會很有助益。
而就是這種讓更多人參與,讓更多人了解這項計畫與計畫背後的意義,是她一直在努力的目標與對未來的期待,「也許不可能百分之百全部實現,但我們就是保持一個可能性,讓他有機會發生的態度與期待……,我們希望能透過這些計劃去影響更多人,多一點這樣的人,就會多一點更好的可能與更好的未來吧。」回到最初施汎昀建築師問了自己,我們到底設計這些活動的鄰里空間、友善的建築策略是為了什麼?也許就透過這樣的計劃,透過更多人與自身的參與,用自己的身體、自己的耳朵與眼睛去觸及與感受,讓更多人來體驗與思考如何能讓居住社區的連結與互動更密切,讓人們都能敞開心胸去找到與他人互動的契機,這樣與大家一起前進的感覺,這更美好的未來應該就在不遠之處了吧。
追尋中「人」們
遠從「製造」到這些出自於「建築師」的設計想像,住宅是一個可以帶給「人們」一個美好的居住空間與生活的可能,是一個讓人們與建築一起創造生活敘事情境與媒介空間。在建築這條路上的我們總是既扮演著「建築師」同時也是「居民」一部分,既是創造者也是建構生活的我們,不再僅是為了滿足人們居住的需求,或是建築師本身對於建築物的設計與造型美感關係。我們在個人經驗與探尋各種人們的居住生活需求中,無論是用建築策略去引導,依計畫政策去扶持,亦或是協同居民組織去觸發;筆者藉由三位現在正在執行住宅實踐的建築師,透過她們的個人經驗與想像實踐描繪出的居住與生活,讓住宅本身重新成為一個「人們」生活的平台,而透過這樣拋磚引玉、拋玉引磚的帶動下,一步步的讓住宅再次回到那屬於我們「人們」,賦予我們更多的想像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