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輯
-
建築的雅典娜-與修同行
辦公室來了一群民眾,他們的土地被劃入公辦土地開發範圍內,現階段這塊地已通過都市計畫變更,接下來就要進入用地取得的程序,而土地相關權利人對於要不要參與開發仍存有諸多疑慮,舉凡參與開發的遊戲規則是什麼?到底能分到多少?什麼時候能分到?同時也明瞭位於後巷的土地,若不在此時開發,受限於都計及建管法令,未來也不一定會出現更好的改建機會。繼續閱讀 » -
建築的雅典娜-與修同行
如果同意有形文化遺產不僅存在於實體物象之中,每一被認可、被傳遞於後代的文化遺產「價值」,會隨時代認同與社會觀念變遷,滾動式地反映著歷時性辯證過程,那麼,我們將不停發問:誰定義著類別?價值為何?誰決定了共同記憶?誰可發聲?誰被聆聽?誰受益?誰遭損?誰能接近?誰設下限制?誰握有權力,可宰制文化資源多寡?誰又決定了何種文化遺產值得保存?以上發問,皆是性別式的發問,皆質問著文化遺產在既成社會權力結構下,如何成為性別偏見之載體,隱隱透映著雄性霸權。每一文化遺產,無疑皆是性別場域。繼續閱讀 » -
城市,性別,世代,好所在
2019年十月刊《台灣建築》雜誌是以WAT的三月活動為主題架構,並加入一些實際的規劃設計與工程案例,供建築專業者與社會大眾閱讀。我認為這是具挑戰的,一方面是我策畫的WAT三月座談主題,企圖包容多元多樣的內容與更接近普通生活的野心,不容易整合成一本符合建築專業習慣的刊物呈現; 二方面是為了執行前述內容的組成架構,勢必動員許多撰稿人與提供作品刊登的事務所,難以用統一的語氣或視覺形式一致化,甚至還有不少圖文授權的困難,加上我臨時請託赴首爾參展的林宛蓁,即時撰稿九月初剛開幕的首爾城市與建築雙年展精彩內容,又將「國際地標MIT」子題調整為「島內境外MIT」,數度更動整期內容排序,這些都增加了雜誌社編輯工作量。然而,如果能藉此看見我們的城市原來有這麼多條路線值得前進,那麼,這期雜誌的「雜」既可增添普通讀者的樂趣,也可鼓舞當代的城市建築家不要墨守成規、故步自封,妄自菲薄,該當自由、勇敢、誠實的朝多元方向邁進,這也是我內心期許自己達成的任務。由衷感謝所有作者、編輯與許多未具名的協助者,於這段期間共同為這期《台灣建築》勞動。繼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