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men in Architecture Taiwan

Share

Common Wealth Interview │ Chung-Twn KUO

Date : 2019/03/01

原文連結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4190&utm_source=fb_future&utm_medium=affiliate&utm_campaign=fb_future-affiliate_deeplink-200428-5094190&_branch_match_id=783530498660236887

去競圖,還把主辦單位罵一頓的景觀師 : 冬山河之母郭中端讓南寮漁港變身

文 / 蔡紀眉
 
過去兩年,新竹市的南寮漁港轉變不小。遊客回籠、在地子弟來開店的多了,淤積的港口被疏通,港邊還連辦了兩屆國際風箏賽。負責重新打造南寮漁港的建築師郭中端,乍聽或許有點陌生,但環台一圈,幾乎各縣市都有她規畫的親水公園或濕地。郭中端是誰?她的理念是什麼?外界一想到宜蘭冬山河,這個台灣第一個代表性的景觀公共工程,就會想到日本象集團。但其實建築界都知道,冬山河背後有一位傳奇的台灣女建築師郭中端。郭中端的傳奇,在於幾乎台灣與水有關的公共建築、水岸或溼地景觀,都與她有關。從宜蘭親水公園,明池森林遊樂區、北投溫泉親水公園、陽明山前山公園、新竹護城河,到嘉南大圳創造人八田與一紀念園區、中都濕地公園。她最新的作品是,新竹南寮漁港。農曆年前,到郭中端的中冶環境造形顧問事務所拜訪。中冶緊鄰紅樹林自然生態保護區,遠眺是淡水河。辦公室內,沒有預期中滿屋的建築模型,取而代之的,是兩幅巨型的法文電影海報、一張原木長桌,周圍隨意擺滿各式童趣、民族風的旅行收藏。「哎呀,我們正在大掃除!」身型瘦小、短髮俐落、一手還綁著石膏的郭中端,與員工們埋首壁櫃前,一眼就能認出她。幾天前,趕去一場會議的路上,郭中端摔傷了手,「過年沒得到處跑,可以好好休息了。」她有點失望地說。中冶團隊中,除了建築專業外,還有歷史、都市計畫等不同背景的成員。活力十足的郭中端,始終站在第一線,完全看不出今年已70歲了。

去競圖,還罵主辦單位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助理教授林聖峰觀察,郭中端對自然景觀的掌握度高,憑著一股頑強的意志力,專注於她相信的事情,想做什麼一定努力達成。郭中端幾次參與競圖,讓擔任評審的林聖峰印象深刻。有一次,一個金門的公共工程案子,郭中端提出的設計圖,完全沒動到建築物主體,而是逆向思考,把改造重點放在周邊環境。公開競圖這天,郭中端一邊簡報、一邊把主辦單位罵了一頓,「不做題目裡的事情,評審大家還猛點頭,覺得她說得滿有道理。」林聖峰笑說。難道不怕得罪評審?郭中端妙喻,參與公共工程設計案招標,有點像在相親。只靠郎有情不夠,還得看妹是否有意,被拒絕、失戀的滋味只能往肚裡吞:「一定是心裡有感覺才會去比圖,拿不到我也很難過,但有時候我想, (沒獲選)可能這土地不需要我吧。」身為台灣當代最具代表性的女建築師之一,她卻說,自己不喜歡被稱作建築師:「因為人做一半,另一半靠老天,我們永遠是生態演變的一部份。」

我不喜歡被稱為建築師

她獲獎無數的「建築」,其實都在梳理水系統、原始生態與在地歷史紋理的三角關係,希望塑造親水、護土的景觀環境。1986年,在前宜蘭縣長陳定南力邀下,師承日本建築大師吉阪隆正的郭中端,丟下未完成的早稻田大學博士論文,回台規劃冬山河親水公園。她找來由早稻田學長主持、在日本頗負盛名的象集團共同參與設計,開啟宜蘭公共建築的黃金年代。她說,在日本生活多年,看見東京、京都等大城,卻依然能保有與河川相親的城市生活。但回到台灣,特別是台北,雖然有不錯的建築,卻始終是個難以用漂亮形容的城市;這讓她不斷反思,建築人能為自己的土地做些什麼呢?如果競圖是相親,那麼郭中端熱戀中的對象,正是新竹南寮漁港。四面環海的台灣,卻少有漂亮的港口。過去10多年,南寮漁港一直被規劃為兩岸直航商港。為了想像中的商機,新竹市政府在高達5米的堤防內,整好大片土地,預備興建大樓;鋪上柏油,規劃可停放兩千輛車的大型停車場。一切看似準備就緒,卻忽略了台灣西岸港口致命的淤沙問題。直航未能實現,港口淤沙卻日益嚴重,僅能容納20、30噸的船隻通行;大雨後,連港邊都會積水。郭中端接手修復的第一件事,做的不是建築,而是清淤。

人做一半,天做一半

「漁民需要怎樣的港口環境?新竹市民又需要怎樣的遊憩廣場?」郭中端說,這是她接手南寮漁港後,心中最在乎的事。她將航道中清出的廢土、淤沙,斜堆至與堤防同高,再就近運來青草湖的淤泥,一層層覆草整地,打造出5公頃大的風箏廣場,從2017年起,連辦了兩屆國際風箏賽。堤岸盡頭,以魚鱗造型的階梯串聯礫石灘和草坡,導引遊客至海邊親水;把原先散落各處的大型石雕,八爪魚、烏龜、蝦兵蟹將等全數召回集中,在遊客中心旁打造了一座沙坑遊戲場。
「南寮漁港開始有大氣的感覺,用一些很基礎、很好維護的設施,讓空間感顯露出來。」新竹市市政顧問、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王俊雄形容。持續改造的南寮漁港,已見遊客回籠,在地子弟來開店的也多了,漁人碼頭則可通行五、六十噸的船隻。問郭中端,南寮漁港的工程何時可完工?她卻回應,「建築是元年,景觀要十年」,一語道盡職人哲學。就如同她的信仰,人做一半,天做一半。「就算我們全部做好,也只是完工六、七成,因為要等漁民進來,生活到位的時候;要等樹長大,與周邊景觀水乳交融的時候,才叫做完成。」郭中端說。

我們不要忘記初心

新竹在郭中端的生涯烙下重要印記。2000年前後,她是第一個把宜蘭經驗,帶到新竹的建築人。當年,她以生態工法復育新竹護城河。隨後歷經政黨輪替而中斷,直到林智堅就任市長後,全長僅850公尺的新竹護城河,靠近市政府一段,如今正由她再接續修復完成。 她回憶到,當年,她沿著護城河岸,逐一走訪近50個商家、住戶和醫院,以人類學田野的方式做記錄,最後考量到沿河的木棉樹可能導致市民過敏,做出移樹決定。沒想到,卻激起一群市民反彈,上街陳情要護樹、留樹,讓年輕的她嚇壞了,趕緊在事務所牆面貼上一排大字,「我們不要忘記初心」。回憶往事,歷歷在目。郭中端提醒自己,不要落入專業的傲慢,也悟出了公共建築是服務不特定多數人的道理。

空間不應用建築做代表

從1986回台,迄今超過30年。回望過去,在早稻田,與郭中端相熟的一群建築人,畢業後各自開立建築事務所,有默契地都以動物為企業標誌,師法自然萬物。除了象集團外,還有貘、海豚等等,以及代表中冶的飛魚。郭中端30多歲時,因為研究水環境需要,第一次踏上蘭嶼,從此愛上飛魚。她羨慕飛魚,可用尾鰭在水上行走、像蝴蝶般輕舞水面,也可潛入水中雲遊:
「我很貪心,特別想像飛魚一樣,過多彩多姿的人生,看遍這個世界,看天上的雲,也看海底的景觀。」郭中端相信,山、海、雲、路上的車、行走的人、飛過的一隻鳥,都是景觀的一部分,建築也只是裡頭的一部分。「我們的環境、我們的空間,只用建築做代表是不對的。」因為,不只是建築師,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每一個人都可以對環境帶來影響、帶來貢獻。這是30年過去,不願被稱作建築師的她,給自己的解答。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