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men in Architecture Taiwan

Share

Li-Yu Hsu︱Can We Clearly Describe A Society Through A Magazine? — In Memory of Former TAM Editor-in-Chief Lin Fang-Yi(1

Author : Li-Yu Hsu

Date : 2021-10-01

刊載於《建築師雜誌》No.562 ,2021/10月號,「讓建築走向公眾-林芳怡紀念特輯」 68-69頁  
原文連結:https://reurl.cc/emW8xK




2021年6月10日,陽光再次出現前,芳怡突然走了,CDC編號12491,無更多說明。如此措手不及,親者哀慟,陌生者恐懼,我感到悲憤。
悼念一個人,往往意味著回溯時光,喚出她感人的片刻記憶,描述我們記得的陽光女孩,以慰親友;而在《建築師》雜誌上悼念芳怡 (台灣女建築家學會共同發起人),我試圖描述曾經有她投入的社會脈動,植存一種「領悟」,以告公眾,期使「悼念」成為動力。

哇咧 ! 現代是什麼樣的社會

2000年元月,時任主編的芳怡在《建築師》雜誌創刊25周年特輯裡的<走過1/4個世紀後的昂首向前>短文下了一句副標題―「從雜誌開始,到全面建築文化的活動場域」[1],通常,文章的主標題是為了迎合公眾期待,副標題則會傳達作者的動機與下一步。曾經,《建築師》雜誌元月號對建築界的傳統象徵,如總統府前每年元旦升旗典禮,集結眾人以「回顧專輯」為建築界(不分實務或教育)擘劃「未來」應有的展望。千禧年,剛好創刊25周年的《建築師》雜誌,元月號以「專業雜誌的細說從頭」再次回應這項儀式般的任務,這期是芳怡自1998年9月起轉任《建築師》雜誌主編後的第二年元月號,她用「自省檢討(self-reform)」一詞切入這份公會雜誌的「編輯」與「經營」的矛盾問題,透露出對「內部改造」的迫不及待。
從雜誌的內部來看,芳怡提出編輯模式已開始改變且必須改造的觀察,當非建築背景的專業編輯約於1980年代後期開始進入《建築師》雜誌工作,編輯技巧展現了趨向市場發行的公眾雜誌企圖,逐漸改變了公會雜誌由建築師與學者操刀編輯、僅為建築師與建築學院服務的內容與視覺風格,她認為這種「特殊美學手法」過於侷限在學校與業內的慣性,不合時宜。曾經,傳統上由主編號召一羣熱情的建築專業者(無私的建築師與學者)投入彙整編輯《建築師》回顧專輯,她形容是不復存在的奢侈浩繁投入人事,已不符現實環境條件,特別是建築執業與媒體工作模式,難提供相對的條件繼續促成往日那種集體討論的工作方式與風氣。套用今日的俗語:「讓專業的來」,雜誌的編輯工作之專業性,基本上是實務工作技巧上的效率與效益,兼具對公開的內容與發行的取捨與判斷,芳怡解釋:「本質上,《建築師》雜誌始終都將是一個專業界的刊物,但如何從極度業內雜誌的型態與形象,朝向與社會脈動結合,才可能符合提升台灣建築師的社會地位、大眾對建築的價值態度、生活空間品質等的功能要求。」換言之,以雜誌做為建築產業的下游端,是什麼樣的產業就有什麼樣的雜誌,雜誌依附產業公會為母體,而產業發展不脫離社會(政治經濟)脈動,環環相扣循環的生產過程,不難梳理出雜誌的「編輯」與「經營」的矛盾根源,即她所指向的1980年代後期、1990年代初期開始改變的「專業」與「市場」,當時的芳怡感應到改變與發展的根本是「社會脈動」,這幾乎如同戰後台灣的現代建築雜誌第一代推手―漢寶德先生的體認。

全面的建築文化活動

「今天能把建築當做生活藝術的一群人,只有中產階級的知識份子,而我國在經濟上正開始進入中產階級的社會。」-漢寶德(1973/10/26)〈知識份子的建築觀-也談傳統與現代〉(下)《中國時報》
同樣成大建築系畢業,同樣曾經投入建築雜誌,漢寶德先生與芳怡先後在1973年與2000年,從建築雜誌體察到台灣的中產階級社會來臨,特別是消費市場引領的建築產業發展與美學導向,不諱言,二人從建築雜誌反省檢討後的行動,幾乎不約而同都提出「建築文化活動」為改變的關鍵詞。1969年東海大學建築系主任兼《建築與計畫》總編輯的漢寶德先生以〈建築双月刊改刊辭—過去、現代、未來〉:「建築本來是社會的產物,要激起某一改革運動,一定要從社會改革起。」回應了1962年《建築雙月刊》的發刊辭〈我國當前建築之自覺運動〉:「建築如同其他一切的文化活動,是從充分的自覺始,只有自覺方能促成文化的有意識的創造。」而漢先生的「建築是社會的產物」概念脈絡源自他在成大就讀大二的暑假自修《空間,時間與建築》一書所認識的建築與社會文化的深層關係,他的建築觀先從「建築是社會活動的舞台」來看建築,在1971年提出「建築的精神向度」,接者是在1971年8月的《境與象》雜誌以編輯對話形式,從「大眾媒體與建築」來看這種建築形態取決於社會大眾喜惡的意象,前一年正是日本大阪博覽會中華民國館開幕。他將自己對建築的社會觀之轉變寫在1975年出版的《建築,社會與文化》文集的自序中提出「建築只是社會,文化外顯的形態」。[2]
相較於漢先生以文字、教育的知識份子改革形式,芳怡選擇投身市場,企圖更空間化「建築文化活動」,嘗試突破「建築」的窠臼。她帶著從《雅砌》、《室內》、《建築師》雜誌累積的業界與媒體人脈和經驗,走上「禾怡國際文化」的創業之路 (2001-2009),以出版、策展、講座、論壇、導覽等文化活動,全面向公眾招手,建築/建築師經過她的巧手,成為消費大眾觸手可及的「專業」。繼1985年中日建築師聯展的「開東合西」、1989年李祖原建築師的個展「原相建築」、1995年由房地產行銷策畫的建築(裝置)展「大炁四方」之後[3],她創立的禾怡國際以建築媒體公司串起一些建築師與學者,為建築打開一定程度的市場性,也向換黨執政後的政府部門展示了「建築文化活動力」。
如果今日大膽揣摩芳怡於2001年10月離開《建築師》的決心,除了不耐於靜態媒體的裹足不前,更是迫不及待想大步向前進入「市場」的脈動,發展「專業」於產業面的經濟性,以實績證明她的觀點。她帶領禾怡團隊嘗試的路線,部分反映了當時的台灣社會脈動,也部分呈現於後來在雄獅集團旗下的欣傳媒、欣建築輕旅行,同時鼓舞了後繼者勇於追夢。然而,台灣社會現在算不算全面啟動了建築文化活動的場域 ? 或者,還在自家周年慶的熱鬧換場而自我感覺良好 ?需要靠我們誠實的捫心自問。

在每一個世代找到建築師相應的社會性角色

曾經,35歲的芳怡為《建築師》雜誌寫道:「如果25年可以是一個世代的話,25歲的《建築師》雜誌也似乎到了一個世代交替的時刻。…更應在每一個世代找到《建築師》雜誌相應的社會性角色」。又經過了20年餘,芳怡突然走了,而今年的《建築師》雜誌即將為立法實行半世紀的「建築師」編輯回顧專輯,此刻我引用並稍微改寫芳怡曾留在25周年的《建築師》雜誌的這句話:「應在每一個世代找到建築師相應的社會性角色。」深具啟發性。如果25年可以是一個世代的話,2025年元月,芳怡走後3年6個月又20天,會是什麼樣的社會,什麼樣的產業,有什麼樣的雜誌,能不能真正成為「時代性社會媒體公器」,一切還來得及,這些都可以是我們努力的「未來」。



圖說 : 2018年5月5日台灣女建築家學會成立大會,芳怡坐在右二位置,二旁分別坐著姜樂靜建築師與郭中端教授。(攝影 : 羅慕昕/牧童攝影)
註解 :
[1] 林芳怡<走過1/4個世紀後的昂首向前-從雜誌開始,到全面建築文化的活動場域>。《建築師》雜誌。頁110-111。(2000/1)
[2] 本段部分內容引用自作者的博論《移植現代性:論戰後台灣的現代建築》。(2016/07)。
[3] 延伸閱讀 : 林芳怡的碩論《建築展覽的台灣經驗 —「開東合西」(1985年)以來的案例研究》,(2009)。

Share